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千亿徐工背后的故事

2013-03-21 10:05 性质:转载 作者:徐工 来源:徐工
免责声明:港机网(www.port-m.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天佑徐工的发展机遇
  枷锁是被打破了,但是相对于行业,徐工的改制是否来得太晚的问题仍没有被回答。对此,王民的观点十分鲜明。他认为,徐工的改制时间其实非常理想,而且是“天佑徐工”。


现代化的混凝土机械生产线

徐工科技创新的成果“蜘蛛侠”步履式挖掘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关于天佑徐工的观点,王民这样解释,“前些年,竞争对手的发展步伐非常快,但是一场金融危机给徐工送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金融危机对于全球经济都是一场极大的挫败,它给行业带来的减速效果为徐工赢得了变革的时间。”
  前几年,行业形势一片大好,不管是谁都在开足马力进行生产。可以看到,行业内多家企业都在竞相扩大产能、建设新的生产基地,其中的佼佼者更是着眼于全国布局乃至将目光放到了海外。此时的徐工仍被上文提到的两道枷锁所困,“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徐工才逐渐被别的企业缩小了彼此间的距离。”
  必须承认,这次产能扩大浪潮导致的最后结果是行业产能的严重过剩。新产能开工六成、四成的企业不胜枚举,一些分期规划建设基地的企业在一期项目完工后暂停了后续投资。这些现象是很多企业并未预见到的,因此,这些新投入的产能不仅形成了极大的浪费,对企业资源的占用也非常严重。但是,此时的徐工尚没有开始投资的大规模启动。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