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际动态 > 正文

挥毫泼墨、“嫁入”欧洲豪门,首天,徐工就惊艳德国慕尼黑Buama展

2016-04-12 07:39 性质:转载 作者:徐工 来源:徐工
免责声明:港机网(www.port-m.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从“衣衫褴褛”到“坐拥话语权”
徐工用品质征服世界

  “我们徐工是中国第一家参加国际工程机械展会的企业。1992年第一次参展时,没有展台,只有一个10平方米的小单间。那个时候也没有实物展品,只把图片挂在墙上,摆几把椅子,非常寒碜。”作为徐工最早参加德国宝马展成员之一,徐工进出口公司欧洲部部长张晶明这样描述第一次参展情况。
  但这一次参展却有着不同凡响的历史意义:这是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第一次“走出国门”,五星红旗第一次在慕尼黑BAUMA展升起,它开创了行业“走出去”的先河。
  1993年,徐工集团再次代表国内首家工程机械企业,第一次参加了另一全球三大展会之一的拉斯维加斯展;
  1995年,第27届德国宝马展,徐工又组团参展,这一次,徐工有了20平米的展台;
  1998年参展时,展台面积变成了60平米;2001年,80平米;2004年,120平米 ……2013年,1080平米,2016年2000平米,徐工展台的面积呈阶梯式递增,参展产品军团也越来越庞大!


德国当地主流媒体莱茵美茵电视台、萨沃电视台、杜塞尔多夫电视台采访徐工集团副总经理李锁云

  而今,徐工第九次亮相德国慕尼黑展,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参展设备全部通过CE认证,符合欧III、欧IV标准,许多产品都是针对欧洲市场专门设计、研发,首次亮相。“我们这次参展的100吨全地面起重机拿到了世界上最严苛的道路汽车法规认证,在国内我们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整车轻量化水平和性能重量比上在全球都是领先的,比利勃海尔要高5%到10%。”谈到此次参展的XCA100_E全地面起重机,徐工起重机械事业部副总经理单增海很是自豪。


中央电视台现场采访徐工机械副总裁、进出口公司董事长孙建忠

  从简单组装式,到制造型,到研发型,这是一种质的转变。从过去单纯地销售,到现在主动依据市场需求做适应性改进,徐工的“客户导向”使其已经具备了更高的竞争力!“我们35U无尾小挖,可以在很狭窄空间干活,只要机器能开进去就可以干活。现在北美市场为了能夹起圆形的管材、木棒,给挖机配拇指钳,我们调研完之后马上做了改进。一下子北美客户就接受了我们。最近我们刚和美国第四大租赁公司签署了批量挖掘机合作协议。”徐工挖掘机械事业部副总经理张宏补充说。
  “以前,客户不光是看不起中国制造的产品,看不起厂家,连经销中国产品的经销商,他们都看不起——他们觉得,你没有实力。然而,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徐工用实力向世界证明:中国制造可以与卡特彼勒等一线品牌同台竞争”,徐工机械总裁助理、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刘建森介绍,“现在很多的欧洲客户告诉我:徐工产品还真不错,跟沃尔沃差不多了,你们的效率还更高一些!波兰经销商说:经过这十五六年,通过经销徐工的产品,我们获得了成功与尊严。”


徐工机械总裁助理、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刘建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感叹:“我们开始参加宝马展时,从原来的瞪着大眼,惊讶,‘衣衫褴褛’,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到现在外国同行会过来看我们的展品,而且会感受到他们的紧张。从原来我们是望其项背,现在是面对面在打拼,这种自信不仅仅是体现在脸上,更体现在产品上!这说明徐工产品在欧洲高端市场确实打开了出路,我们更加自信了!”
依托“本土化”,发力全球
徐工让“中国制造”走进去

  由于各国的气候环境、地貌特征、经济社会形态各不相同,差异巨大,因此“本土化”战略越来越成为工程机械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中重要因素。
  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徐工非常注重在当地形成研发能力。伴随着不断地“走出去”,还得“走进去”、“走上去”。对此,董事长王民曾反复强调:“徐工国际化是徐工发展战略的核心战略,我们的国际化首先要有国际化的产品。徐工研发必须接地气,也就是要靠近客户搞研发”。为此,徐工把研发中心建到了美国、欧洲、巴西等地,依托徐工研究院和各大事业部的技术资源,在海外当地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检测与实验研究,以更好地研发出适应当地工况的产品。


热情周到的徐工工作人员接待络绎不绝的国际观众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