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分析公报 > 经济分析 > 正文

2006年四季度珠江水运经济动态分析

2008-06-30 15:47 性质:转载 作者:交通运输部 来源:交通运输部
免责声明:港机网(www.port-m.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2006年,珠江水系各省(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社会朝着预期方向发展。珠江航运在克服了强台风、洪涝灾害...

  2006年,珠江水系各省(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社会朝着预期方向发展。珠江航运在克服了强台风、洪涝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的情况下,航运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根据预测:1-12月份,珠江水系内河共完成货运量27914万吨、同比增长12.2%,货物周转量6567610万吨公里、同比增长50.9%;完成客运量17475万人、同比下降17%,旅客周转量61595万人公里、同比下降36%。

珠江航运经济运行特点

  一是航运重点工程项目频频告捷
  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已完成西江下游肇庆至虎跳门、莲沙容水道、横门出海航道、陈村水道等航道整治主体工程;西南水运出海通道之一的柳、黔江金滩等10个重点滩险航道整治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交付使用,至此柳、黔江18个重点滩险航道整治工程已完成16个,大大改善了柳、黔江航道通行条件,达到国家五级航道、通航300吨级船舶的标准;
  乐滩水电枢纽船闸、大化水电枢纽船闸均通过竣工验收,与下游百龙滩等电站船闸的复航建设,将使珠江水系西江上游主干断航20年的红水河航运得以恢复;贵港港罗泊湾作业区二期工程项目2#、6#泊位达到简易投产要求;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的龙头港的来宾港及进港配套公路正式建成投入使用;航运重点工程项目频频告捷。

  二是货物运输增长中下游不平衡,运价波动大
  2006年珠江货物运输总体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但中下游发展不平衡:广西内河货物运输全年均呈20%以上的增长,2月累计同比增长达到27%;而广东6月前每月累计同比增长幅度明显下滑,1月还出现了负增长,后半年货运一路挺进,每每冲上20~27%的增长线。
  通过梧州下关水运检查站的水路货物运输量是反映两广间水路货流密度的重要指标。据统计,2006年通过此检查站总货运量达2706.91万吨,同比增长27.91%,两广间的水路货物运输继续保持稳定状态。

内河货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中下游运输发展不平衡。

  二是水路运价波动大,运价随洪枯水季节变化明显。以重点航区贵港市航运市场货运运价为例:枯水期的第一、四季度,大吨位船舶因水位不够被迫减载,贵港至珠三角煤炭、水泥运价每吨在35~40元之间;而洪水期的第二、三季度船舶满载航行,运价每吨相应下滑10元左右。

  三是港口吞吐量持续高位增长
  今年1-12月份,广东、广西外贸仍以20%以上的高速增长,其中广东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继2005年突破4000亿美元大关之后,2006年更突破5000亿美元。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仍是广东出口的两大支柱,占全省的59.2%;纺织品出口同比增长超过60%;出口市场明显向非设限国家地区转移。大进大出的物流拉动外贸水上货运和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发展:珠江水系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284万吨、同比增长14.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3135万吨,同比增长10.5%,集装箱吞吐量391.6万TEU,同比增长21.9%。
  1-12月份,广东航区新塘、五和、容奇、西南、南海三山、新市、三埠、公益、麻涌、沙田、肇庆以及惠州(内河部分)等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480万吨、同比增长15%,集装箱吞吐量202.6万TEU,同比增长35.8%。
  广西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735万吨。内河贵港、平南、梧州、柳州、南宁5个规模以上的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840.93万吨,同比增长16.53 %,以煤炭、矿建材料为主;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2717 TEU,且主要集中在贵港、梧州两个港口,分别为12668TEU、58935TEU,梧州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达130%。  

  四是陆路交通快速发展,水上常规客运骤减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路客运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改善,出行旅客增加。但随着农村二级公路的建设,加上高速公路快速发展,水上常规性客运进一步缩减。2006年珠江水系内河完成客运量17475万人、同比下降17%,旅客周转量61595万人公里、同比下降了36%。
  另外,经过数年黄金周的实践和体验,游客对出游时间的选择也变得更加理性和成熟。2006年“十一”黄金周时逢中秋佳节,返乡团聚客源增多,且多选择陆路赶时成行。
  区间性水上旅游客运增长仍然居高不下。2006年桂林市全年接待游客1337.95万人次,同比增长11.03%,其中入境游客110.62万人次。热点的桂林漓江景区去年一年接待游客达309.8万人次,同比增长48.37 %,增长势头一路看好。

  五是云南省珠江水系运输发展缓慢,贵州省客货运输严重滑坡
  云南省水运重点放在澜沧江和长江水系上游的开发上,珠江水系运输由于受自然条件制约,投入较少,发展缓慢。水路旅客运输主要集中在天生桥库区、鲁布革水库等,货运方面仅为库区内的区间运输,处于零星运输状态,运量较小。
  2006年,珠江水系贵州省共完成客运量206.8万人、4684.72万人公里,同比下降15.59%、28.06%,其中天生桥库区完成旅游客运量20.6万人、旅客周转量447.26万人公里,同比下降64.74%、78.72%;完成货运量81.28万吨、货物周转量2231.03万吨公里,同比下降59.76%、66.85%,其中,天生桥库区完成货运量10.92万吨、货物周转量296.98万吨公里,同比下降54.21%、79.82%。其主要原因:一是龙滩蓄水使羊里、蔗香、岩架等码头受淹,无法作业和旅客出行;二是公路不通或被淹;三是库区移民忙着建房,出行减少;四是受贵州出台对3万吨以下煤矿关闭的政策,以及市场和价格等因素影响,加上运输环节多,造成“两江一河”煤炭运输大幅下滑。

制约珠江航运生产的主要因素

  航道基础设施跟不上航运发展需求——进入10月后,迎来水路运输旺季,每天出港船舶增多。但由于受枯水期影响,西江水位持续下降,梧州航段从10月1日起进行枯水期航道维护,浔江航道维护水深仅1.8米,船舶减载近50%,船舶运力紧张,导致部分货物无法及时运输出港。
  水利枢纽定期维修及管理问题对航运的影响——北江、右江、柳江和红水河等航道维护等级均在300吨级以下,不适应船舶大型化趋势;非交通部门管理的水利枢纽存在运行、管理、维修、收费方面不合理、不规范等问题,直接影响到珠江干线航道畅通和航运建设效益的发挥。如百色水利枢纽自2005年8月26日下闸蓄水至2006年9月26日才放水,使右江航道断航达7个多月(扣除5个月中洪水),严重影响了右江的航运。
  运输成本高,企业微利经营——燃油价格持续攀升油料成本已经占到运输成本的33%左右,加上电煤运价远低于市场煤运价,企业微利经营,生产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各种规费繁多,有的规费缴交不够合理,如700吨以上船舶近半年时间因枯水期减载,但仍按船舶载重吨缴交航养费及其它管理规费,全年不变。
  运力相对过剩 竞争激烈——新增加运力较快,而老旧船舶受限于资金难以淘汰,运力相对过剩,竞争十分激烈。

水运形势展望及建议

  一、在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我国经济发展仍将保持良好势头。随着国家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将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以及按照“谁投资、谁拥有、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采取不同模式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更多的银行资金、社会资金等将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仅广东省2010年要求全省城镇化率达到65%左右,珠三角达到80%左右等,由此所产生的巨大物流当为水运业界关注。同时2007年是实施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第二年,上马工程前期准备基本就绪,实质性开工在即,大宗原材料需求也将有一定增幅,可为水上运输提供充足货源,为港航事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内贸的电煤燃油供应、运输仍是保障的重点。

  二、居全国一般贸易出口总值第一位的广东,在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以及12个配套文件,积极扶持外向型民营企业发展的推动下,2006年私营企业一般贸易出口额增长高达73.4%,其一般贸易出口占总额近50%;2007年私企出口将更加强劲,全省一般贸易出口总值有望再创新高,为水上集装箱提供充足的适箱货源。另一方面,2007年我国外部需求增长将与全球经济增长一起放缓,加上人民币继续升值和出口退税等因素,预计我国出口增幅将有较大下滑,全年降到20%,下半年月同比增长最低可能降到15%。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是我国2007年宏观调控的一大重点,预计进口增幅可望维持在2006年的水平。

  三、目前,西江已建成下游3000吨级海轮航道,莲沙容水道建成1000吨级海轮航道和横门3000吨级出海航道;西江干线扩能工程也是指日可待。航运企业在抓安全生产的同时,要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积极筹集资金淘汰老旧船舶,充分利用航道资源,壮大自己、发展航运。

  四、截至2007年1月11日,布伦特原油期货大跌至2005年6月以来的最低位,收盘价为51.70美元/桶。由此,我国成品油定价改革一揽子方案可望提前出台;国内油价下跌的条件已经形成,成品油上涨的空间相对较小;同时2007年1月1日起,广东省航道养护费调整收费标准(广东省籍内河机动船舶统一按5元/月.总吨或千瓦)决大部分船舶航养费大幅下调, 航运企业有望在高油价及高规费的束缚中得到一定缓和。

  五、2006年3季度以来,珠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旱情,降雨量大大减少,西江、北江出现近年同期少有的低水位。枯水季节将延续到2007年1季度,其间面临春运,港航单位要密切注意水文、水位、天气变化情况,抓生产不忘安全,严格按照交通部冬季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完善应急反应机制,提前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六、2007年春节将至,为深入贯彻全国交通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今冬明春煤电油气运输工作,各级交通水运主管部门要加强行业指导及管理工作,各港航单位要做好运输组织安排与落实;确保市场供应平稳有序。
  冬春季节航道水位低,是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时期,各部门各企业单位在组织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运输时,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把安全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好。

  七、航运企业要落实好枯水期航道通航管制措施,船舶合理配载。至2007年中洪水期到来之前,贵港航运枢纽至桂平航运枢纽航段,船舶满载最大吃水不能超过2.3米;桂平航运枢纽至梧州桂江河口航段,满载最大吃水不能超过1.8米;梧州桂江河口至梧州界首航段,满载最大吃水不能超过2.5米。
  至2007年3月底,北江航道清远段所有航行船舶吃水(含新造空载船舶下航)不能超过1米。

  八、 广西长洲水利枢纽工程即将最后一轮截流(中江截流),广西航务管理局发出公告:从2月5日至2月26日实施截流断航。针对此情况,考虑春运安全及春节前大量船户返乡过年等因素,有关部门应尽早将断航截流情况向水系各地方政府汇报,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协作与配合;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将断航截流时间及安排广而告之,做到航运企业及船户家喻户晓,及早对返乡和运输安排做准备,避免区间塞船及运输损失。
  沿江各地交通、海事、航道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长洲水利枢纽的截流断航,要从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高度,积极采取措施,相互协作,共同努力,以保证截流断航期间工程顺利进行、社会安全稳定、船民愉快过年、企业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九、清远投资约3亿元整治连江航道,结合已开工在建的西牛航运枢纽工程,将连江全线181公里航道提高到Ⅵ级,航运基础设施滞后于航运发展的突出矛盾将有望部分缓解。但在航道整治期间会对航运造成一定影响,有关方面要密切关注,掌握相关动态。
   2006年,珠江水系各省(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社会朝着预期方向发展。珠江航运在克服了强台风、洪涝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的情况下,航运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根据预测:1-12月份,珠江水系内河共完成货运量27914万吨、同比增长12.2%,货物周转量6567610万吨公里、同比增长50.9%;完成客运量17475万人、同比下降17%,旅客周转量61595万人公里、同比下降36%。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