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综合规划司交科院交通信息中心今年以来,交通行业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部署和要求,努力挖掘...
交通部综合规划司
交科院交通信息中心
今年以来,交通行业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部署和要求,努力挖掘运输潜力,加强重点物资运输、城乡居民生活用品运输以及假日旅客运输的运力组织和协调,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运输市场监管。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公路水路交通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公路货运增速逐季加快,水路货运持续快速增长
1-9月份,全社会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96.0亿吨和6216.9亿吨公里,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9.0%和12.4%。分季度看,货运量分别同比增长7.9%、7.9%和11.3%,货物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9.0%、13.6%和14.6%,公路运输量增长率呈逐季加快态势。
前三季度,全社会完成水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15.1亿吨和34562.3亿吨公里,分别同比增长16.3%和19.8%。其中,内河、沿海和远洋的货运量分别同比增长11.6%、20.7%和20.8%,货物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22.2%、20.1%和19.6%。分季度看,水路运输量增长率持续高位运行,三个季度的货运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2.7%、18.4%和17.4%,货物周转量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8.1%、22.2%和19.0%。
二、公路水路客运总体运行平稳
面对客运市场的激烈竞争,公路水路旅客运输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1-9月份,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125.7亿人,旅客周转量6936.8亿人公里,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8%和5.9%。分季度看,公路旅客运输量增速逐季略有所回落。
前三季度,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14477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6.4%,完成旅客周转量49.3亿人公里,为去年同期的96.1%。由于短途旅游客流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平均运距由去年同期的37.7公里缩短为34.0公里。分季度看,水路旅客运输的增长率受季节等因素影响呈小幅波动。
三、港口生产继续保持较高增长,但增势趋缓,港口重点物资运输紧张局面得到缓解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8.8亿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0.0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423.5万TEU,分别同比增长18.3%、19.2%和23.9%,增速比去年同期分别回落7.4个、0.6个和3.3个百分点。港口运输生产在保持较高增长的同时,增长率有所放慢,加之国内煤炭、石油、矿石等大宗物资运输需求平稳,港口重点物资运输紧张状况得到了缓解。具体运行特点如下:
1、煤炭吞吐量增势明显放缓
在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高耗能产业煤炭需求趋缓,多数电厂煤炭厂存维持在较高水平,加之今年南方雨水充沛,水电增加,煤炭需求的增幅呈下降趋势,港口煤炭运输的增长率随之明显放缓。1—8月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煤炭及制品吞吐量5.3亿吨,同比增长14.0%,增幅回落19.3个百分点。分月看,3月份以来的煤炭吞吐量增长率总体上逐月回落。今年上半年受煤炭结构不合理、劣质煤比例增大等不利因素影响,煤炭运输船舶在港等泊、等货现象时有发生。
煤炭出口继续得到有效控制,进口大幅增加。1-8月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煤炭外贸出港吞吐量5842.6万吨,为去年同期的84.9%;完成外贸进港吞吐量1183.8万吨,同比增长30.1%。北方七港完成煤炭吞吐量2.3亿吨,同比增长11.3%。其中,秦皇岛、天津和黄骅港分别完成9638.2万吨、5317.9万吨和4486.4万吨,分别同比增长8.0%、3.3%和55.0%。
2、油品吞吐量增速显著回落
今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高位运行,国内成品油价格出现倒挂,炼油企业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油品消费需求。受此影响,油品海上运输增速明显回落。1-8月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石油天然气及制品吞吐量3.2亿吨,同比增长6.6%,增幅下降17.1个百分点。其中,原油外贸进港吞吐量为8176.1万吨,同比增长7.7%,增幅下降35.3个百分点;成品油外贸进港吞吐量为1560.5万吨,同比减少0.8%。分月来看,港口油品运输呈波动运行。宁波、青岛港分别完成石油天然气及制品吞吐量5248.2万吨和2302.9万吨,分别同比增长20.2%和5.3%。但由于库存增加,加之油轮集中到港,沿海接卸港口的油品库存能力相对紧张。
3、矿石吞吐量仍在高位运行,但增长率放缓
受刚性需求和投机行为影响,港口矿石运输仍在高位运行。但由于今年矿石国际价格暴涨,如年初的铁矿石国际合约价格较去年增长71.5%,同时国家出台了进口矿石自动许可制度和对铁矿石进口企业资格进行限制,小型进口商在5月1日后丧失进口资格,受其影响矿石吞吐量的增速放缓。1—8月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金属矿石吞吐量3.7亿吨,同比增长33.7%,增速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铁矿石外贸进港吞吐量为1.8亿吨,同比增长37.9%,增速回落10.9个百分点。青岛、宁波、天津港分别完成金属矿石吞吐量4326.2万吨、4309.3万吨和2696.1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3.1%、17.0%和49.3%。由于进口商突击大量进口铁矿石,船舶到港过于集中,主要矿石接卸港口出现压船压港现象。5月份以来,由于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下滑和产品积压,货主提矿不积极,铁矿石港存量维持在较高水平,6月底达到3510万吨,接近去年最高水平。经过与相关部门协调,增加铁路疏运量,同时加大公路、水路疏港力度,铁矿石存量有所回落。
4、外贸集装箱运量快速增长,美国、新加坡、欧洲航线增长较快
在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拉动下,集装箱运输供需两旺,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1-8月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外贸集装箱吞吐量3865.4万TEU,同比增长22.1%。分航线看,国际航线和内支线分别完成3519.1万TEU和346.3万TEU,分别同比增长21.8%和25.0%。美国、新加坡、欧洲航线增长较快,其集装箱吞吐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8.7%、33.1%和30.8%。
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投资额平稳增长
今年以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围绕高速公路、农村公路、沿海港口码头泊位以及内河航道整治、扩能等建设项目稳步推进。1-9月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4209.0亿元,同比增长14.7%,受土地和信贷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投资增速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公路建设完成投资3710.5亿元,沿海港口建设和内河建设分别完成319.5亿元和7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67.5%和60.1%。分地区看,东、西部地区投资额增长较快,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完成投资2040.7亿元、1303.9亿元和864.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9%、9.2%和14.0%。分季度看,交通投资呈平稳增长态势。
![]()
在公路建设中,分地区看,东、西部地区增长较快。前三季度,东部和西部地区公路建设分别完成投资1608.4亿元和84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2%和14.5%,中部地区完成投资1261.7亿元,增长8.0%。从投资结构看,重点项目建设投资增长迅速。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11.6亿元,同比增长39.7%,路网改造和县乡公路分别完成投资1129.5亿元和869.3亿元,分别为去年同期的94.7%和97.3%。从资金到位看,资金缺口进一步加大。重点项目到位资金1526.5亿元,到位率为89.2%,路网改造和县乡公路分别到位资金925.5亿元和623.6亿元,到位率分别为81.9%和71.7%,资金到位率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4.3个、4.8个和4.1个百分点。
五、存在问题及措施建议
1、重点物资运输需求持续增长,而港口集疏运能力不足,港口运输仍在能力偏紧中运行
今年前三季度,煤炭、油品、矿石等重点物资运输增幅出现下降势头,但与去年相比仍然在高位上增长。预计全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将由去年的41.7亿吨增加到48亿吨,净增6.3亿吨,同比增长15%,港口煤炭发运量将达到4亿吨,进口原油、铁矿石接卸将分别达到1.2亿吨、2.5亿吨,分别同比增长12%、18%和18%。而港口集疏运能力不足,港口运输生产继续在能力偏紧中运行。
建议坚持“平时能适应、关键时能保障”的原则,与相关部门密切联系,提高保障能力。一是密切关注重点物资运输情况,完善应急运输保障体系,随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快速反应、有效应对。二是加强与相关部门和重要物资行业协会的联系,加快道路运输信息调查分析系统的建设,加强对重要物资运输动态的监测。三是鼓励和引导地方交通部门对重要物资的主产区、主销区和重要集散地的运输资源进行整合,引导成立大型专业运输企业,提高组织化程度。四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开辟专用货运通道,以提高通过能力和运输能力。
2、高油价使运输企业成本大幅度增加,经济效益下滑,可持续发展能力削弱
受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的影响,我国燃油价格不断走高,对公路水路运输造成较大冲击。据测算,目前燃油费用已占道路运输成本的25%左右,油价大幅上涨增加了道路运输成本,大部分运输企业的利润已经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对运输行业的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部分地区的出租汽车行业已出现不稳定因素。近期,广东燃油供应出现短缺,很多运输车辆由于不能得到充足燃料已难以保证正常运营。针对上述情况,建议有关部门继续有效控制燃油价格的持续过快上涨,加强各区域燃油供应的组织协调,同时考虑给予运输企业减免一定幅度的税费,以减轻企业负担。
3、一批重点公路建设项目受用地审批手续影响,未能按时开工
从计划新开工项目看,2005年计划新开工的114个项目中,到9月底仅开工59个,还有55个未开工,占计划48.2%。主要是受国家严格建设用地审批政策影响,办理土地征用手续周期较长,新开工项目进展缓慢。这些项目绝大部分都在《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之内,按计划开工建设,有利于早日形成全国公路运输网络以缓解交通运输紧张局面。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落实“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措施,对重点支持的交通项目在审批方面简化手续,以利于尽早开工。
4、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到位不理想,直接影响中央下达计划的执行
国债资金年度计划下达后,到年底或次年,资金才能全部拨付到建设项目,影响工程建设进度。今年,车购税补助一般农村公路项目资金纳入地方预算管理后,资金到位滞后的问题将对农村公路计划执行产生较大影响。从资金到位情况看,今年1-9月份公路建设资金到位3075.7亿元,资金到位率为82.9%,比去年同期下降3.4个百分点。建设资金趋于紧张,筹资压力较大。在中央计划安排的农村公路中,资金缺口尤为严重。前三季度,国债到位29.3亿元,车购税到位40.7亿元,仅占计划安排资金的34.5%和25.5%。建议加快国债和车购税资金拨付进度。
六、全年交通经济预测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年公路水路交通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初步预计,2005年公路水路运输将完成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为173亿人和9351亿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5%和6%;完成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147亿吨和53755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3%和9%。全国港口将完成货物吞吐量48亿吨,同比增长15%;集装箱吞吐量7400万TEU,同比增长20%。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将达到5800亿元,同比增长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