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绝佳的技术水平,徐工挖掘机产品尤其注重从不同地区的客户需求出发,设计和研发产品。一位技术团队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年为了进军北美市场,他们专门组成了一个团队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待了很长时间,与当地代理商、用户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最终研发出来的产品完全满足客户需求,大受好评。
这一次,徐工挖掘机械将派出两款产品“征战”慕尼黑宝马展:有“城镇精灵”之称的XE35U和号称“全能机王”的XE210C。这两款产品也是徐工挖机从客户需求出发,针对欧美用户推出的匠心之作——XE35U采用了“无尾型”设计,更加灵活,可以在狭窄的空间里自由作业,更加适合欧美等城镇化程度比较高的市场;XE210C通过自主开发多功能机具智能控制系统,增加辅具选配模式,实可现破碎、剪切、清除、压实、铣刨、推运、夹送、抓取、铲刮、疏松、吊装等多种作业,真正的达到一机多能,满足欧美市场用户对产品多功能性的需求;此外,为了增强设备的可维修性,降低客户的维修成本,这两款产品还增加了“驾驶室侧翻”功能,不留维修死角;而在一些十分细节的方面,徐工的挖掘产品也从客户需求出发,做出了改进——比如,加大手柄的硬度,给客户带来更好的手感……
此外,在即将上演的慕尼黑宝马展上,“城镇精灵”XE35U还有着一项特殊的使命——现场表演“螺母塔”和“沙里淘金”两个节目。“虽然操作已经很熟练了,但我们的工作人员仍不放松,还在加紧练习。”张宏笑着对《中国机电工业》记者说道。即将上演的这两场精彩有趣的表演无疑令人颇为期待。
与徐工挖掘机械事业部类似,成立时间不长的徐工基础公司同样有着异常迅猛的发展速度——在正式成立不到六年的时间里,徐工基础的营收业绩成倍成倍地增长,从最初的2亿元猛增至24亿元。其旋挖钻机、水平定向钻等产品不仅遥遥领先国内同行,更在海外市场步步紧逼国际巨头。
徐工基础公司副总经理张忠海告诉记者,作为国内首家实现旋挖钻机自主研发、生产,并稳居桩工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生产商,徐工基础公司这一次将携“金刚战士”——XR220DⅡ旋挖钻机强势亮相慕尼黑宝马展。该款产品是徐工集团多年专业从事桩工机械研发的成果,广泛地吸收了国内外先进技术,并采用国内一流的先进制造手段,品质优秀,可靠性高。此外,XR220DⅡ旋挖钻机还采用了全套管施工工艺,实现了施工全程无泥浆作业,更加绿色环保。
事实上,XR220DⅡ旋挖钻机此前已经出口至哈萨克斯坦、叙利亚、土耳其、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凭借其低油耗、套管施工能力强、钢丝绳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性高、易于维护保养等一系列特性赢得了国内外广大用户的认可,助力了土耳其热电厂工程、叙利亚工厂建设、阿勒桥梁建设等一系列国际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和高效建设。不过,令张忠海感到痛心的是,目前国内的施工单位大多还停留在“泥浆护壁”的时代,一味追求降低成本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使用完的泥浆乱排乱放,流到下水道里会产生堵塞;流到农田里会破坏庄稼作物;流到河流里会产生严重污染……在香港、欧美甚至俄罗斯,这种施工方法是绝对不允许的,而国内却还在使用这种落后的、污染严重的施工方法!”张忠海不无愤慨地说道。他期望着徐工的XR220DⅡ旋挖钻机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助力国内的绿色施工和绿色建设,改变过去那种污染极大的施工方式。
徐工随车起重机公司在徐工集团内部虽然体量不大,但却一直有着较高的盈利能力,为整个集团的发展输送着强劲的动力。而且,在进军海外市场的征程中,其所采取的策略也十分独特。
“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市场,我们所采取的都是‘双品牌、双渠道’模式”徐工随车公司总经理孙小军笑着对记者说道,“既有我们自己的渠道,也有各大汽车厂商的渠道,从而形成了合力,实现了彼此的双赢。”
孙小军一直对公司员工强调,随车起重机产品更应该被看做是“汽车产品”而不是“工程机械产品”——尽管从其形态上来说,都是上身吊机加上汽车底盘。“如果向汽车靠拢,成本控制就会很好,抗压能力也会更强。”孙小军解释道。
而这样的产品形态也决定了随车起重机的“定制化”属性——客户可以自由选择汽车底盘,上身的吊机也可以为其量身定制。“此外,如果把吊机装在火车上,就会成为铁路吊;如果装在轮船上,就会成为轮船吊。总之非常灵活多变。”孙小军不无幽默地对《中国机电工业》说道。
此次慕尼黑宝马展,徐工随车公司将要参展的产品是SQZ200K型随车起重机。这款产品采用了徐工自主研发的智能控制、臂体减震、防倾翻等多项技术,并加入了多辅具,可以接入液压剪、抓具等多种工具,实现一机多能。“其综合性能完全不亚于国际巨头的产品,可以与之一较高低!”孙小军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道。
以上九款产品组成了徐工集团出征本届慕尼黑宝马展的强大 “方面军”——这些设备全部通过严苛的CE认证,达到了欧III、欧IV标准,其中许多都是针对欧洲市场专门设计、研发,将在几天之后隆重亮相,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一线品牌同台竞争。
而经过二十多年的扎实修炼和强劲发展,如今的徐工集团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的震惊而无奈的“行业小兄弟”了;聚光灯已经打到它庞大而健硕的躯体上,其在舞台中央的亮相往往会引来不少国际巨头一片惊羡的目光——甚至,在最近几届的参展过程中,徐工都会现场受到客户的热捧,并当场与客户签约订单。这已足见徐工集团在慕尼黑宝马展这个世界工程机械顶级舞台上的实力。
或许对于许多人来说,徐工集团在二十四年前那次慕尼黑宝马展上的简单亮相,已成为永久的过去时了;但王民似乎从来不曾遗忘过那个只有图片、没有实物的小角落。无数次地,他曾这样对徐工人说道:“我们能力有限、精力有限。以我们的智慧,如果能够为世界贡献一个来自中国的高端装备制造品牌,就无愧这一生了。”
4月11日上午10点45分,徐工展台举行开幕式,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等领导和嘉宾出席
带着这样的信念,徐工集团在国际化之路上,正坚毅而执着地奋勇前行——其步伐越迈越大,扎下的跟也越来越深;而当初曾设想了无数次的那个远方,已不再遥远。
2024-04-18 09:51
2024-04-18 09:51
2024-04-18 09:50
2023-11-21 09:32
2023-11-01 14:51
2023-09-19 10:22
2023-09-14 09:30
2023-08-08 14:26
2023-07-31 09:32
2023-07-31 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