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三一为巴西做了什么

2014-09-11 09:45 性质:转载 作者:三一 来源:三一
免责声明:港机网(www.port-m.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但是,本土化生产,其成本究竟是否比从中国直接进口更便宜,还需要精确计算。

  此外,与中国不同的是,巴西的现行税制复杂,税率繁杂并且经常变动,而且各个州的税收政策也不一样,“要多聘用财务人员,一旦弄错了,惩罚措施非常严厉。”三一巴西分公司员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比如,一台起重机从圣保罗运送到其他城市参展,如果其他参展的企业想购买,三一也不能就地交付产品,“因为这个产品是展示机,所以不能用于销售。”必须把产品运回圣保罗,然后按照销售产品的流程缴税,再运送到目的地。

  “不太理解这样的政策,人为增加了运输、人力和时间成本。”袁金华说,“但是我们既然进入了巴西,就要遵守这样的法律”。

  本地化还表现在软性的企业文化层面。比如,巴西人家庭观念非常重,不爱加班。

  在中国的企业里,上下级大多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但是巴西并非如此。曾经有个来自中国某企业的管理人员,因为饭菜口味问题,批评了食堂工人两句,但是立刻被后者告上法庭,最后只好赔钱了事。

  “巴西工人们喜欢听好话,必须经常鼓励他们。”中国企业通行的那一套奖惩措施在巴西无法落实——因为对员工罚款属于违法。而且,必须给他们安排合理的工作量,“不能随意增加工作量,或者更改工作内容,否则他们就抗议。”三一巴西分公司员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如今,三一正努力变成更加本地化的企业。现在,在三一巴西分公司,巴西当地工人的占比超过了75%。“肯定是我们适应他们,因为他们人比较多嘛!”上述三一巴西分公司员工说,“否则就成不了事。”


在当地举办社区活动日

  不过,最近几年,双方越来越互相理解了。在三一巴西的当地员工中,大概有30%的人员曾经来过中国,有的陪同客户,有的是到集团开会等。当他们来到中国之后,也开始逐渐理解并接受三一的企业文化,比如“嫉慢如仇”“创建一流企业”等。现在只要付给足够有吸引力的加班工资,合理安排调休,一线的工人们也愿意接受少量的加班,但是“如果加班太多是不行的,就必须再招点新工人了。”

  袁金华并不愿意多谈困难,他更愿意展望前景。按照梁稳根签订的备忘录,未来三一将把部分需求量较大产品放在巴西本土生产,包括起重机、挖掘机和港口设备。2016年,巴西市场需要的、各个型号的挖掘机都将实现本地化生产——这些产品将满足巴西政府规定的本地化标准。

  “那时候,我们将真正成为一家本地化的企业。”袁金华说。三一希望在巴西积累国际化的经验,使三一巴西成为辐射整个南美洲乃至北美和非洲的基地。

123456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