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创新是中联重科的基因,
中联重科的创新表现在多个方面。
在管理架构方面,詹纯新确立了中联重科适应国际化发展的运行模式。在企业的组织架构中,CEO是一个点,分管领导及总部职能部门是多条“线”,各事业部是多个“面”,詹纯新用“50字管理方针”驾驭全局:管理的总体思路是“点控线,线联面,线面贯通,点面互动”;职能部门的管理原则是“整合资源、目标管理、过程监控、服务协调”;事业部的运行规则是“人、财、物、产、供、销、分配相对独立;集中决策、自主经营”。在“50字方针”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基本制度,形成了规范的管理秩序,做到了权责明确、信息畅通、激励有效、监控严格、收放自如,避免了传统事业部模式的弊端。
在质量管理方面,詹纯新按照“追求卓越品质,爱护生存环境,保障健康安全,实现持续发展”管理方针,从质量目标、质量管理对象和范围、质量管理方法等三方面,引导公司不断创新质量理念和管理模式。
科技创新历来为中联重科所倚重,中联重科的科技创新着眼于行业进步。事实上,中联重科的创新之路与整个工程机械行业普遍做法是不同的,业界倾向于通过提高产能和扩大规模来增加销量,而中联重科则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这也为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技术升级做出了贡献。
技术创新也为中联重科拓展了更多的市场空间。不久前,中联重科研发的世界上最长的80米碳纤维臂架泵车投入使用,这台泵车是如今全球唯一一款采用6桥通用汽车底盘、7节臂技术并投入使用的最长碳纤维臂架泵车。这也说明,中联重科已经站在世界混凝土泵车行业的最前沿。
中联重科建有行业唯一的建设机械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混凝土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公司是多项工程机械行业国家标准的制定者,参与制定了逾300项工程机械国家和行业标准。
品牌战略本质上是差异化的市场竞争战略。每家企业都应该发现自己最大的差异化来自何方,给客户带来什么样的差异化价值。如此,才能把握市场先机,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而中联重科的差异化利器就是品质战略新思维。
詹纯新的品质战略新思维塑造了不一样的中联重科。这种思想与文化上的正确指引,这种对业务与市场的深刻洞见,使得着中联重科一直秉持与坚守着“思想构筑未来”的理念,引领
中联重科走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