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徐工机械:汽车起重机品质领跑再攀新高

2010-07-17 10:54 性质:转载 作者:徐工 来源:徐工
免责声明:港机网(www.port-m.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边界极限”工程的应用,引爆了行业第五次技术革命,有专家称,中国起重机行业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2004年共完成了四次技术变革,四次技术变革重点解决的是各项技术核心化自主化的问题,而徐工2010年“边界极限”工程所要创造的是“世界起重机高端技术舞台上的中国高度。”
  三大系列新品震撼出击 抢占市场制高点
  “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步伐加快,工程机械企业靠规模、数量取胜的发展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用了,”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指出:“必须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重要的是追求原始创新,抢占未来行业发展的制高点。”
  2010年伊始,11款徐工新一代K系列汽车起重机集体问市;五月,4款针对油田、沙漠、山地等恶劣施工工况的KT型起重机新品闪亮登场;六月,3款新一代全地面起重机横空出世……三大系列新品,震撼出击。
  在工程机械行业,很少能看到这种新品群体问世的场面。主要是由于对系统性技术没有吃透,往往多一款新品,多做一次改进,就多出一条技术路线,增加了设计和制造技术整合的难度。而徐工早在2004年就在运作一体化的技术平台,从产品技术统形开始起步,重点攻关基础研究,逐步搭建起七大系统设计平台,徐工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单增海表示:“不是单纯的三维动画仿真设计,也不是单纯的结构有限元分析,更不是单纯的引进先进设备,我们已实现由单个结构、单个系统研究,上升到包含第三方研究、产品主体设计、制造过程管理、工艺技术应用、信息网络等整个技术共性体系的整合推进。”
  正是突破了基础研究、系统平台的瓶颈,徐工起重机新品均是系列性推出,11款新一代K系列深度体现了“边界极限”思想,极致化性能优势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专门针对油田、山地、沙漠等恶劣工况环境的油田专用车系列,打破了行业技术竞赛扎堆比臂长的“独木桥”现象,为通用型设备细分市场探索出新路,为改变下游吊装业越陷越深的同质竞争,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
  在工程机械行业,技术复杂系数最高,难度最大的当属全地面起重机,每跃升一个台阶,设计难度就会增加数倍,徐工在推出200吨后,为了向300吨、400吨迈进,通过攻关240吨,重点解决了多节吊臂、多桥转向、整机匹配、结构件受力等百余项难题,500吨是一个全新的技术突破,充分应用了整机自拆装、超起、塔式副臂技术,为向更大吨位迈进扫平了道路。
  在这样的实力基础上,徐工新一代180吨、220吨、260吨全地面起重机,再上新台阶,攻克了目前国际领先的多轴多模式电液转向、盘式制动、高端智能化控制等关键技术,填补了38项国家技术空白,安全性提高30%,维护成本降低20%,性能全面领先——中国起重机行业品质升级的全新时代由此开启。
  工程起重机发展到了什么阶段?未来走什么样的道路?用户在问,行业在问,社会也在问。徐工用业绩指标和实际行动做出了坚定的回答:突破促销重围,单月销量连续4个月增幅30%,排除低端干扰,“边界极限”工程引爆第五次技术变革,登顶技术高峰,三大系列新品震撼出击……

 

相关链接:中国工程起重机行业技术变革之路
1963年,中国推出第一代汽车起重机,此后,徐工连续五次引领行业技术变革:
20世纪70年代,徐工率先进入全液压汽车起重机领域,掀起了中国起重机行业的第一次技术革命;
2000年,徐工推出的K系列汽车起重机开创了一个全新时代;
2002年,中国首台全地面起重机在徐工诞生,中国从此步入高端起重机领域;
“U形”、“单缸插销自动伸缩”吊臂技术一直是国外高端产品的标志,2004年徐工重型突破封锁、自主创新,打破以往能设计不能制造的尴尬局面,在汽车起重机行业再一次引发了革命,给中国装备制造业添加了绚烂的一笔。
领跑者的先知先觉往往很难被行业接受,所以,在徐工吊臂技术已完成从“多边形”向“椭圆形”转变,并已实现40000根批量应用的五年后,在徐工大批量应用单缸自动伸缩插销等60余项高端技术的五年后,在徐工全地面起重机已批量销售甚至远赴海外的五年后,行业第二家才开始跟进。
徐工——这个领跑者的脚步已迈入新的高度……
2010年上半年,徐工全面启动“边界极限”工程,接连推出三大系列新品,一举引爆行业第五次技术革命。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