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港集团加快世界一流智慧港口建设
大力推进“散改集、公转铁”大背景下
煤码头作业现场
一种接卸矿石的专业漏斗设备
申请了六项国家专利
以其高效、环保、智能
不仅是客户和员工眼里的“明星”
更是全国港口首屈一指的“翘楚”
它——就是智能化散货装箱系统
这,不就是个“大漏斗”吗
有啥了不起?
Nononono
下面就请小编
为您娓娓道来吧
过去矿石的装车作业,要经过——门机“抓”、挖掘机“舀”、自卸车“拉”,装载机“铲”,最后才能登上35吨敞顶箱奔向物流终端,工序多、用时长、成本高、统计粗放。
现在,船舱内的矿石只需用门机抓斗塞进智能化散货装箱系统的大嘴中,通过载有35吨敞顶箱水平运输“牵引车”的有力配合下,“三下五除二”仅用48秒即可完成规定动作,消化速率最高可达每小时980吨,胃动力如此强劲,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胃王。通关后即可实现卸船直装火车敞顶箱作业, 奔向目的地。煤码头公司的该项研发成果,以智能化作业思维精准提质增效,打开天津港散货“公转铁”“散改集”战略转型的技术壁垒,实现矿石接卸作业新突破。
你以为这就完了?
“自律”的智能化散货装箱系统不仅吃得快,还吃得准,重量误差控制在5‰以内(即系统称重精度在5‰以内)。
“环保”的智能化散货装箱系统不仅吃得准,还吃得净,通过自动洒水抑尘技术,确保食物“一尘不染”,全部装进肚里。
“不挑食”的智能化散货装箱系统在技术人员的调教下,对直径200mm以下的锰、铬、铁矿等多种散货种类保持着充沛的食欲。
正是由于它能实现精准计量、无人智能化均衡装箱以及环保抑尘等,直接满足了铁路设想不超过35吨以及装箱必须平衡的要求,所以受到了业界的普遍青睐。
厉害吧?
据上海海事大学教授董达善介绍:这样方便快捷的矿石运输方式和作业技术系统模式在全国港口尚属首创,他的车辆定位、除尘、上料、拖行、下料、装车申请了六项国家专利,展现了津港科技助推效率攀升的硬核实力。
这项技术革新不仅减少了作业工序、改善了作业环境,消除了人机交叉作业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为客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成本,赢得了政府相关部门、客户和船公司的广泛支持,实现了与津港“效率年”、“四千行动”的完美契合,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智能大漏斗”。一位被邀客户在参观该系统全流程作业后感慨地说:“在当前市场经济紧缩与防控防疫双重压力下,‘智能大漏斗’的问世,对于我们这些在港口经营矿石生意的人们来讲无异于‘久旱逢甘露’,节省下的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与天津港合作就是靠谱,我们还没想到的服务,你们就提前做到了,既周到又给力!”
2024-04-18 09:51
2024-04-18 09:51
2024-04-18 09:50
2023-11-21 09:32
2023-11-01 14:51
2023-09-19 10:22
2023-09-14 09:30
2023-08-08 14:26
2023-07-31 09:32
2023-07-31 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