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大国重器》六次拍摄徐工背后的故事

2013-11-19 16:09 性质:转载 作者:徐工 来源:徐工
免责声明:港机网(www.port-m.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编导组在与徐工集团王民董事长和有关领导进行了深入的工作交流后,马不停蹄地考察了即将竣工的徐工四大制造基地。他们大多数是首次来徐工,虽早有耳闻,但实地考察后,还是为徐工的规模和实力所震撼,尤其是看到全球最大跨度的连体厂房,张导兴奋地表示一定要用航拍,才能表现出徐工的气势;在观看了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有“钢铁蜘蛛侠”之称的山地挖掘机表演时,更是兴奋地表示要准备用在片头。

  张导专业素养极高,他曾在美国、英国从事纪录片拍摄,对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创意都追求完美,当他说起曾在BBC拍摄纪录片的经历和故事时,让我们每个人都啧啧称奇,大开了眼界。杨青总编作为中国工业发展的见证者,对装备制造业每个企业都如数家珍,按照王民董事长的话说:“杨总编对徐工的理解比大多数徐工人都全面透彻。”
  5月12日,在徐工总部,由张导主持,对王民董事长进行了2个多小时的现场采访。王民董事长从徐工的历史轨迹、奋斗之路、改革创新、技术制胜、国际化及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剖析了徐工发展的成功经验,表达了徐工推动国家装备制造业振兴的雄心壮志。

5月29日至6月2日
拍摄800吨全地面起重机施工

  5月初,徐工集团宣传负责人刘刚及时向摄制组通报:5月30日,具有国际水平的徐工800吨全地面起重机在河南鹤壁有一次超高难度的施工作业。张导闻悉,虽正远在西藏拍摄档期很紧,仍当即决定赶到河南要拍好这次施工。
  5月29日,张导带领摄制组一行6人从北京、西藏、江苏多个地区,日夜兼程赶到河南北部煤城鹤壁的工业园区宝马化工厂。
  最让企业感动的,是摄制组老师们的谦和与大度。5月30日,由于徐工的800吨起重机途中堵车,要迟两天才能到达鹤壁,这一下子打乱了摄制组的计划。张导反复权衡,为了保证计划的推进,打了一个空档,利用这两天,从鹤壁赶到济南,完成了山东一家企业的拍摄任务,又连夜赶回,在第三天800吨即将到达前就位。这一过程中的辛苦且不说,张导见到徐工人的第一句话就一连串的“没耽误事吧”,为此,我们很是敬佩和惭愧。

  连续5天的不间断跟踪拍摄,从与6位老师的接触中,有很多感触,也学习到了一种精神——那就是敬业!
  为了多拍些素材,摄制组从早上5点钟天刚刚亮开工,一直工作到凌晨两点还在忙着给素材归档。施工场地因为在工业园区,周围没有餐馆,摄制组的老师们与施工工人们一同在化工厂食堂吃工作餐,而我们的工作餐也非四菜一汤,顿顿是当地的一碗素面。
  徐工重型市场部苗壮仍然记得: 5月31日下午,天公不作美,刮起了5级大风伴随着大雨,我们的800吨起重机正把高23米、重190吨的废旧甲醇合成塔移走,这在业内是一次非常高难度的作业。张导为了抓住这次高难度施工机会,带着摄像聂老师、王老师、达老师在雨水中坚持捕捉镜头,为了保护摄像机,带的雨伞都给摄像机撑着,自己淋在雨水里。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