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徐工多款新品登陆BICES 2013北京展

2013-10-16 09:49 性质:转载 作者:徐工 来源:徐工
免责声明:港机网(www.port-m.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徐工机械副总裁孙建忠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人气超旺的徐工展区

  今年以来,在全球性市场低谷中,徐工集团经受市场调整考验,坚持按照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体系运行的效率和务实、更加注重产品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的“三个更加注重”的经营方针,加强产业机构转型升级,全力伸展自主创新和国际化的双翼,在打破行业颓势、走出行业低谷的铿锵步履中,一步步接近全球行业前三强的战略目标。
  自主创新,突破高端市场
  徐工的技术创新持续走在中国行业前列。徐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国家发改委的历年度评价结果中始终位居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并被国家五部委联合授予“国家技术中心成就奖”,徐工集团也被国家工信部授予江苏唯一、首批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今年以来,虽然身在行业低谷,徐工集团仍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总投资10亿元的徐工研究总院启用,10月11日,投资5000万美元、位于德国的欧洲研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另有美国等海外研究中心加紧建设。 在高端技术创新方面更是屡创历史。7月,“全球第一吊”4000吨级履带起重机在中石化烟台基地完成全球首吊。全球最大XCA5000全地面起重机、国产最大12吨装载机等成为最能代表中国工程机械达到世界级技术的重大装备。推出LNG装载机、混合动力挖掘机、起重机及绿色施工成套装备,均批量产销。高端液压阀、新型电控变速箱、智能控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及一批全新主机研发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徐工集团第3次获得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第5次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拥有有效授权专利近2000项,发明专利147项。
  与此同时,徐工集团不断完善产品结构升级寻追新的突破。在全新的塔式起重机、矿山装备、消防装备、环卫装备及高铁、隧道施工装备、水利及油气钻采和海工装备等主机门类方面,也实现了创新技术突破,持续刷新行业品类和技术历史,成就了中国工程机械的首艘航母战斗群。
  全球布局,构建世界级企业
  面对全球化竞争格局,徐工集团把“在全球范围构筑多区域支撑,多项目驱动的产业格局”作为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抓住行业自身调整的有利时机,抓紧推进徐工的国际化开拓和全球产业布局,搭建起橇动徐工新起跳的发展平台和产业链基础。
  徐工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可以概括为“三级跳”。第一跳是指产品走出去。构建起112家海外专业经销商、10个海外备件中心、350多家海外服务站的全球营销服务网络,年出口万台主机到159个国家,巴西、澳洲、中亚、中东等市场占有率居前3位;批量产品进入北美、西欧发达市场;年海外收入突破23亿美元。第二跳是指企业走出去,巴西基地及东欧、中东、印度等6大海外装配厂陆续投产。第三跳是整合全球资源,布局德国、美国研发中心和欧洲采购中心。2011年徐工收购德国FT公司和荷兰AMCA公司;2012年一举控股并购了有着78年历史、曾是世界混凝土成套设备领导者的德国施维英公司,并加紧推进施维英公司在德国、美国、奥地利、印度等5国制造基地与徐工新建基地的全球化协同,这些都快速增强徐工的国际化实力和水平。
  目前,徐工的外籍员工数量已经接近4000人,五大主机出口额连续多年保持国内行业第一。上半年,徐工产品出口非洲市场翻番,东南亚市场增长60%。巴西、俄罗斯、澳大利亚、中亚、中东等市场占有率跻身前3位。同时,培育出一批新兴出口产品:上半年挖掘机出口额首破1亿美元,增幅接近60%;重卡出口翻番增长;旋挖钻机、水平定向钻、消防车等新品出口均有较大增幅。
  依托强大的自主创新力量和全球化的开拓布局,徐工九类主机和基础零部件市场占有率位持续居行业首位,2012年更是行业首家实现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连续23年位居中国工程机械第一位,跻身全球第五位。如今,徐工更迈开大步向国际化、世界级目标挺进,实现“由中国到世界”、“从东方挺身全球”的产业抱负和梦想。

1234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