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华重工巨亏之后快速复苏
2013-05-06 09:15 性质:转载 作者:浦东时报 来源:同花顺
免责声明:港机网(www.port-m.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而从去年开始,振华在海工等重点拓展领域也呈后来居上之势。
尤其是海洋钻井平台钻井系统以及3E超大型岸桥项目。其中,后者凭借高效可靠以及顺应现代大型集装箱船的优势,已经累计出售56台,合同价值超过4.8亿美元,经济效益显著。前者不仅打破了中国“壳”制造历史,自主完成了钻井平台75%以上的设计;钻深能力达到1.2万米、工作水深达到140米以上,也使其成为国际上自升式海洋平台最大规格的钻井系统。
“就拿其中的同步排管系统来讲,以往都是靠人工,不仅效率跟不上需求,也有很大的危险性。如今却已经可以实现全自动流水线作业。”公司海工机械所副所长吴富生是该项目的核心研发人员之一,他告诉记者,三年前振华开始研发该系统时,遭遇到已拥有该技术的国家的数据封锁和资料封锁,他们只能依靠不断地摸索,才最终获得突破。
据了解,振华重工该套海洋钻井平台的钻井系统,由8大系统及多个子系统组成,价值达到1.7亿美元,约占整个钻井平台的1/3。目前,振华重工已完成该项目的基础研发,并在该项目上申请了15项专利。
“未来全球每年各类海洋工程装备的投入会有五六百亿美元的规模,是一片真正的‘蓝海’。”振华集团董事长宋海良称,只要占到5%的市场份额,振华重工就能拥有25亿美元以上的订单,“有了以上述为代表的‘振华创造’,我们有信心完成这个目标。”
800万元重奖科技功臣
在近日最新公布的上海市2012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名单上,振华重工联合上海交大共同申报的《大型齿轮控形控性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榜上有名。
截至目前,振华已经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同时,公司拥有30项国家重点新产品,数量亦排在全国首位。
为此,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4月26日为2012年度94个自主创新研发项目举行了颁奖典礼,并拿出800余万元重奖了上述项目中的科技功臣,其中特等奖项目独获100万元。
重视创新人才,使得振华在2011年被先后评为上海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全国十大创新性企业。2012年内,振华组织申请国家专利83件,同比增长60%,其中发明专利30件;获国家授权专利61件,同比增长150%,其中发明专利10件。完成软件著作权登记3件、图纸作品登记3套。
不仅如此,振华还积极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高校合作,在2012年成立了上海市首批十大产学研示范基地和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产学研合作带来的效果显而易见。不仅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的项目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与上海海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一道组成的团队,还在4月中旬揭晓的新加坡“下一代集装箱码头挑战赛”中获得最佳设计方案。
公司总裁陆建忠透露,在目前已经拥有2000余人大型装备设计研发团队的基础上,到2015年,振华重工计划形成100名创新、战略性领军人才,200名知名技术带头人、300名专业技术带头人的人才梯队,使整个集团的产值科技贡献率达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