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发运仪式举行
11月26日,伴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鸣响,载着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人工岛最后八个围护钢圆筒的“振华16号”,缓缓离开公司长兴岛码头。标志着由公司承制的港珠澳大桥东西人工岛120个大型钢圆筒项目提前一个月圆满完工,为实现2016年大桥按时通车提供了进度保证。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朱永灵、中交股份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部副总经理关秋枫、公司总裁康学增出席发运仪式,并发表致辞。中交一航局、三航局、四航院、监理单位及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仪式。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和集中报道。
朱永灵表示,东西人工岛的建设过程“波澜壮阔,感人至深”,中交股份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部在施工管理中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执行到位,以良好的士气推动了项目顺利开展。振华重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讲大局、讲拼搏、讲合作,攻坚克难,勇闯难关,为项目中各参建单位的合作树立了典范。他同时对中交股份及各参建单位提出,要充分认识下一阶段工程的复杂性,继续发扬“每一船都如第一船,每一根都是第一根”的精神,抓好安全、质量、进度和环保。通过项目提升国内工程整体控制能力,做到建设一座大桥、树立一座丰碑。关秋枫代表中交股份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部表示,振华重工在钢圆筒制造、运输过程中,顶住压力,发挥自身综合优势,抽调精兵强将,提供先进装备,助推了整个岛隧工程不断创造佳绩。号召各参建单位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继续保持精诚团结的精神、顽强拼搏的毅力和攻坚克难的决心。公司总裁康学增在致辞中说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振华重工始终秉承振兴中华的精神、直面挑战的精神、合作共赢的精神,倾注全力,保证了钢圆筒的一流质量和提前完工。
港珠澳大桥将实现香港、澳门、珠海三地联接的百年梦想,是集桥、岛、隧为一体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对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保持港澳地区持续繁荣和稳定,促进港珠澳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中交股份联合体承建的岛隧工程是大桥工程的施工控制性工程,由沉管隧道、东西人工岛三大部分组成。海上人工岛又被称为整个大桥技术难点最大、工期最长的主体工程。为降低施工过程对珠江海、空运输的影响,达到最佳环保质量,项目部选择采用世界先进的植入大型钢圆筒成岛工艺。因此钢圆筒是人工岛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中成岛的前提和基础,其所需要的120个直径为22米,最高达50.5米的钢圆筒全部由公司负责制造、运输和配合现场振沉。
钢圆筒制造项目于2011年1月20日开工建造,历时10个月,共计6万吨重。从制造、运输到施工,公司倾注全力将每一个环节做到最好。公司设计人员创造性地将钢圆筒分为上下两个筒体,每个筒体由六块单板元拼接而成,顺利解决钢圆筒过高过大难以制造的难题。为确保将巨型钢圆筒安全运输至珠江施工现场,公司调配精良的远洋运输轮,并成立专门的船运设计小组,负责装船的海绑等船运设计,抽调经验丰富的指导船长随船前往,在船上设立24小时眺望人员,以克服视线被遮挡的问题。以顽强的毅力成功躲避数次台风袭击,确保15船钢圆筒安全行驶五万多公里。
5月2日,第一个钢圆筒从长兴岛发运,5月8日抵达珠江施工现场,5月15日第一个钢圆筒顺利振沉。8月27日,在由振华重工提供的“振浮8号”和各参建单位的通力合作下,成功创下“一日三桩”的世界纪录。9月11日,西人工岛最后一个钢圆筒成功振沉。9月23日,东人工岛第一个钢圆筒振沉。每一个时间节点,都倾注了公司和中交各参建单位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抱负。
由公司专门为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工程施工而自主设计、制造的抛石整平船和管节沉放驳,以及钢模板也在紧张有序地制造中。
最后一船钢圆筒预计将于11月29日左右抵达珠江施工现场,并于将于12月10左右完成所有钢圆筒的振沉。届时,东西两座人工岛将隔海相望。
最后一船钢圆筒发运现场
2022-04-07 10:03
2022-04-02 08:03
2022-03-14 11:28
2022-03-14 11:26
2022-03-14 11:25
2021-03-03 10:33
2019-04-11 09:12
2018-08-31 17:47
2018-05-05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