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十年磨砺 江阴柳工销量跻身行业前三甲

2010-08-28 11:12 性质:转载 作者:司宁博 来源:中国工业报
免责声明:港机网(www.port-m.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成功模式得以复制

    产值增长20多倍,江阴柳工用10年时间交出的答卷可圈可点。

    10年前,整个行业正陷入价格战的恶性竞争。然而,当时的柳工并未被短暂的眼前利益所蒙蔽。柳工集团总裁曾光安说,为了走出广西,布局全国,更好的推动柳工国际化道路,阔别江南42年的柳工,于2000年8月18日,投资1130万元控股江苏江阴交通工程机械厂,成立江阴柳工,专业生产压路机系列产品。

    这个现象被人们称为“柳工东进”,这是因为柳工是在1958年离开黄浦江畔,才开始了西南边陲的创业史,此举正有柳工重返江南岸的意味。随后,柳工用了10年时间,完善了自己在江南的产业链布局。今年7月,常州柳工顺利布子,标志着柳工东部产业集群的布子基本完毕。

    江阴柳工的起步,不仅仅为柳工东部产业集群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揭开了柳工在全国,乃至海外布局的序幕。江阴之后,柳工连续在包括印度在内的9个地区进行战略布局。10年间,柳工敢于这样大规模在本部之外的区域进行战略布局,根本原因就在于江阴柳工不仅是企业在产品制造、研发等方面的实体延伸,更是为企业和行业提供了跨地区、跨产品成功并购的案例。

    据了解,目前,柳工已经将精力转移到海外战略布局上,并筹划在东南亚、东欧及南美等地建设第二本土市场。由于国家间存在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江阴柳工的发展模式能否移植海外市场,值得人们期待。

    这一点的一个重要参照便是2009年7月成立的印度柳工的发展情况——这是柳工首度生产系统的海外布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江阴经验的国际化翻版。如果这个工厂在随后几年时间内,能够取得与江阴柳工同样的发展效果,必然会加速柳工的全球化布局。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