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净额为54.79亿元,全部资金于2010年2月2日到账,截至2010年5月31日,共投入29.33亿元,累计实现收益5.72亿元。
“这些项目投入快,见效也快,比如大吨位起重机项目,投入6.57亿资金,已经实现效益5.25亿。”詹纯新对记者说。
早在2008年,中联重科16亿收购CIFA即宣布海外拓展全面铺开,目前,公司已在将近30家国家设有公司,在60多个国家销售产品,但海外收入占中联重科的比例一直偏低,2009年仅为12.59%。
“从这两年的情况看,中国市场最活跃,海外市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景气,但未来最大的市场,还是在海外,甚至是欧美,因为你看国际工程机械巨头的收入60%到70%都来自于欧美市场,而不是新兴市场。我们现在是提前布局,不做好准备,就不可能在与国际巨头的竞争中取得优势。”詹纯新分析道。
按照中联重科的计划,本次发行H股股数不超过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15%,募集资金用于:拓展公司的国际化业务,建设和完善公司的境内外营销网络及服务体系和支持体系;进行产业升级和核心零部件配套能力建设;建设公司研发能力及开展新技术研究,建设公司的数字化服务和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总股本将是以每10股送红股15股后为基数,19.71亿股扩大至49.275亿股,这样的话,按15%的比例计算,就是约8.3亿股,我们计划募集资金80亿到100亿元。”詹纯新直言。
房产不景气影响有限?
H股香港融资,迎接新股东,但也不能亏待老股东,于是,中联重科董事会定下了这个送派方案:10送15股派1.7元。
截至一季度末,中联重科未分配利润达到56亿元,而到今年年底,未分配利润将达到60亿元。如果在发行H股之前,不进行适当的分配,那这笔巨额利润将会被新老股东分享,这对为中联多年来高速发展做出贡献的老股东来说,似有不公,但全部分给老股东,对新股东也难平其心。
“我们认为拿出未分配利润的一半,也就是30亿元,分配给老股东比较合适。而分红的方式,显然不能大量派现,因为公司高速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所以采取的方式就是送红股,将近20亿总股本,平均分下来,就是每10股送股15股了,另外还适度的派点现金。”詹纯新实话实说。
中联重科总股本瞬间将从19.71亿股,扩大为49.275亿股,如此的膨胀速度,公司的每股收益必会大幅摊薄,而如果公司净利润增长不复当年之勇的话,中联重科的绩优蓝筹形象恐将不保。
从历史的数据来看,中联重科在1999年设立时总股本为1亿股,目前总股本为19.71亿股,增长了19倍。同时,公司的营业收入,从1999年的1.8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207.6亿元,增长113倍;净利润从1999年的0.4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3.7亿元,增长53倍,均大幅高于股本的扩展速度。
而从中联重科2007年至2009年的财务数据来看,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近三年内的增长率分别为:2007年92.67%、2008年50.99%、2009年53.24%,而净利润增长率则分别为:2007年176.43%、2008年17.68%、2009年51.17%。
2022-04-07 10:03
2022-04-02 08:03
2022-03-14 11:28
2022-03-14 11:26
2022-03-14 11:25
2021-03-03 10:33
2019-04-11 09:12
2018-08-31 17:47
2018-05-05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