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需求骤减 部分亚洲船厂可能破产

2008-10-08 13:58 性质:转载 来源:航运在线
免责声明:港机网(www.port-m.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据高管人员、银行家和分析师表示,由于船东取消或推迟了订单,亚洲造船企业正面临需求骤减的局面,可能导致部分企业破产。上...

    据高管人员、银行家和分析师表示,由于船东取消或推迟了订单,亚洲造船企业正面临需求骤减的局面,可能导致部分企业破产。

  上述问题在中国可能尤其严重。中国正在挑战韩国全球最大造船国的地位,但中国许多新成立的造船企业属于私人所有,需要筹集更多资金进行扩张。

  造船企业的问题来自航运和银行两个行业:贸易放缓,再加上银行无力或不愿为船舶订单提供融资。全球大宗商品航运成本基准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已跌至4个月前水平的四分之一。

  “我们(看到)银行正退出新船融资业务。”香港船东会执行董事包荣(Arthur Bowring)表示,“在经济这么不确定的时期,造船产能发展到这么庞大,十分堪忧。”

  得益于亚洲经济长达十年的繁荣,亚洲造船厂到2011年的订单全满。这仍可为较大型和效率较高的造船企业提供一定缓冲,但中国某些新企业为了获得合约,正竞相提供退款保证。

  “业务普遍迅速降温,大型船舶受影响最大。”租船经纪商华林集团(Wallem)常务董事迈克尔•伯利(Michael Birley)表示,“我肯定目前有些订单无法完成。”

  中国有多达7家造船企业曾考虑进行首次公开上市,为迅速增长融资。但据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其中有些企业已转向从金融机构募资数亿美元。

  原计划上市融资10亿美元的熔盛(Rongsheng),目前正打算融资3亿美元左右。近期内预计需要额外资金的其它造船企业包括泰山石化集团泉州船舶公司(Titan)、新时代(New Times)和新世纪(New Century)。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