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综合消息 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昨日(17日)正式通过验收,将于5月1日通车。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这座大桥通车后,宁波至上海的陆路交通将缩短120公里。随着大桥的通车,宁波港将实现全方位立体集疏运网络。
通工交工验收
“全桥工程总体质量良好,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现在通过交工验收。”昨天,浙江省交工验收专家组结果的公布,标志着杭州湾跨海大桥具备了通车条件。这次交工验收组由浙江省发改委、省交通厅、浙江海事局、省公安厅、省港航局、省公路局和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组成。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千米,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杭州湾跨海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桥宽33米,设计时速100千米,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总投资约118亿元(原批准概算)。大桥设南、北两个航道,其中北航道桥为主跨448米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5000吨;南航道桥为主跨318米的A型单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000吨。除南、北航道桥外其余引桥采用30~80米不等的预应物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3年11月开工建设,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或在建的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的建成将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20余公里。大桥将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
据介绍,这次交工验收分工程实体和内业资料检查两部分,分别对全桥标志标线、交安设施、房建、桥面铺装、钢箱梁和混凝土箱梁、承台、墩身、航道航标设施及所有施工、监理竣工资料进行了检查。经工程现场检查和查阅资料,交工验收组一致认为,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建设项目已按交通部《关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初步设计的批复》要求,完成了全部建设内容,施工、监理完成了相应的质量评定,参建各方完成了各自的工作总结,工程已经省交通厅质量监督局交工检测,机电工程已完成了安装、检测,具备了试运行条件,满足了交工验收条件,全桥工程总体质量良好,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跨海大桥配套航标通过效能验收
期间,上海海事局组织的专家组通过了对杭州湾跨海大桥78座航标设置的效能验收,它标志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综合航海保障体系已建立,这将有效保障船舶安全通过大桥。
世界级跨海大桥航标的设置在浙江沿海航标史上是一个新的课题,宁波航标处根据有效、经济、实用、合理的原则设计大桥航标,最终确定设置大桥航标78 座,其中南、北航道水上助航灯浮18座,标识船舶可航行航道;桥区禁航灯浮20座,标识船舶禁止航标水域;桥墩警示灯桩14座,标识桥墩位置,防止船舶碰撞桥墩;海中平台警示标志1座,桥涵标22座,标识桥梁通航孔界限;雷达应答器3座,分别设置于大桥南北主通航孔位置,便于船舶在雨雾天能见度比较低的情况找到主通航孔。
杭州湾海域潮差大,潮流急,为防止灯浮移位或漂失,灯浮海底固定部分采用了5吨铁铸沉石,浮体采用先进的多水密隔舱和橡胶护垫深水钢质电浮标。
大桥将为大港"添翼"
随着大桥通车,宁波港、舟山港,通过跨海大桥与上海芦潮港相通,再通过东海大桥与大小洋山港相连,串起了长江出海口江海连运“T”字形黄金海岸。
现在,舟山港—宁波港—跨海大桥—芦潮港—东海大桥—大小洋山港,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港口群。饱和的上海,日益庞大的宁波港,以及像慈溪、金华等地的内陆无水港,联系得将更加紧密。
杭州湾跨海大桥即将通车,宁波从传统的交通末端一跃而为枢纽,在交通格局改变的同时,经济格局也将出现巨大的变化。大桥为宁波港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运输方案的简化,区域资金更易流通,发展前景也更加潜力十足。2008年2月24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这是继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之后的中国第五个保税港区,发展定位以物流贸易为主,以及部分与物流贸易联系紧密的加工业。梅山保税港区计划将于2010年第一期封关运作,2020年前全面封关运作。如果说过去的宁波海岸经济是一种港口经济,那么在将来,这个有港有桥的四通八达的城市,将面临新的机会。
“杭州湾大桥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将进一步健全宁波港的全方位立体型集疏运网络,并加强与上海洋山港的合作。”、“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后,将更加健全宁波港的集疏运网络,增加宁波港对腹地的辐射力。”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济师童孟达在提到即将开通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时说道。
目前,宁波港已经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和江海联运、水水中转等集疏运网络。通过水水中转和江海联运,来自宁波港的货物可直达武汉、重庆,并沟通长江、京杭大运河,直接覆盖整个华东及经济发达的长江流域;港区铁路直达码头前沿,经萧甬复线与全国铁路网相联,同时北仑港区铁路集装箱站也已正式开办海铁集装箱联运业务;沪杭甬、甬台温、甬金等高速公路保证了宁波港货物公路运输的渠道。
“杭州湾跨海大桥开通后,宁波至上海的车程时间可缩短为两小时,将进一步健全宁波港的全方位立体型的集疏运网络,对充分发挥北仑港区的深水优势,实现甬沪港口之间的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童孟达表示,接下来,宁波港将加快建设国际一流深水枢纽港和集装箱远洋干线港建设,全面建成集装箱、原油、铁矿、煤炭、液体化工五大中转基地及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宁波港将与上海洋山港在合作同时实行错位发展,共同打造出一个国际级的航运中心。”
相关资料:
宁波港:走向世界的桥梁
宁波港于公元738年开港,是中国最古老的港口之一。如今,宁波港由北仑港区、镇海港区、宁波港区、大榭港区、穿山港区组成,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深水大港。
宁波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它地处长江三角洲和长江南端的“T”型交汇点,又有舟山群岛作为天然屏障,港域“水深流顺风浪小,不冻不淤陆域大”, 30万吨级大轮可以自由进出港,是中国大陆进出10万吨级以上超大型巨轮最多的港口。
2007年对于宁波港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伴随着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宁波港货物吞吐量达到了3.45亿吨,同比增长12%,仅次于上海港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突破900万TEU,达935万TEU,居中国大陆港口第四位,同比增长32.3%,连续10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
宁波港现有集装箱班轮航线163条,月航班700班以上。全球排名前20位的航运公司均已登陆宁波港。宁波口岸查验单位齐全,办事快捷高效。从1996年5月起,宁波口岸查验和服务单位全部进驻港区现场联合办公,为客户提供报关、查验、金融、保险、船代、货代等一条龙服务。
经国家海关总署批准,杭州至宁波异地"直通关"业务1999年6月底起正式启动,杭州地区的货主可直接在当地办理国际集装箱报关、结汇、退税等手续,享受到当地和宁波港间集装箱的直通式运输服务,大大减少了中转环节。同时在金华市金三角工业园区建设国际集装箱堆场,设立金华至宁波海关直通式监管点和商检机构,使宁波港为浙江省内陆地区提供经济、便捷的出海通道。
为加快深水枢纽港和国际集装箱干线港建设,适应国际贸易和远洋集装箱运输发展的需要,宁波港还将规划建设多个超大型国际集装箱码头,“十一五” 期间,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深水枢纽港和国际集装箱远洋干线港,构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外港,成为浙江省、宁波市的物流龙头,全面建成集装箱、矿石、原油、煤炭、液体化工5大中转基地和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到2010年,全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6亿吨,力争进入世界5大港口;全港集装箱的吞吐量将达到 1100万TEU以上,争取进入世界港口前10位,国内港口前3位。
5月1日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正式通车无疑会给宁波港带来更多的机会,届时宁波港不仅能够有效的“消化”更多的货物运输,同样还能将整个浙江经济腾飞的精彩运输到世界每个角落。
2017-08-24 10:41
2017-08-24 10:40
2017-08-24 10:38
2017-08-23 09:09
2017-08-23 09:08
2017-08-17 09:27
2017-08-15 09:38
2017-08-15 09:33
2017-08-04 10:18
2017-08-04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