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港口网综合消息 2008年4月3日,成为中国造船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天:这一天,国产首艘万箱船在南通命名交船,中国首制LNG船也同时在上海命名交船,两艘船的成功交付,均填补了我国造船业的空白,标志着我国造船业水平取得重大突破。
国产首艘万箱船
2008年4月3日上午,中远集团订造的10000TEU集装箱船“中远大洋洲”命名及交船庆典仪式在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常委高俊良,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江苏省副省长张卫国、省政协副主席包国新,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市长丁大卫,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党组书记张富生、副总裁陈洪生、李建红、许立荣、总会计师孙月英,川崎重工寺崎正俊副社长和南通中远川崎总经理徐凯以及船级社等相关单位代表出席了庆典仪式。
“中远大洋洲”是我国造船企业自主建造的第一艘10000标准箱大船,该船总长349米,型宽45。6米,总吨位11。8万吨,可装载10062个标准集装箱,在整体设计、动力装置、建造工艺等方面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0000TEU集装箱船的成功建造使我国一举成为当今世界上继韩国和丹麦之后第三个能够自主建造该船型的国家,填补了国内造船业的空白。
在庆典仪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为新船命名,中远总裁魏家福以及江苏省和南通市政府领导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魏家福总裁在讲话中向为 10000TEU集装箱船成功建造付出辛勤劳动的相关人员表示衷心感谢,指出这既是中国造船业的骄傲,也是中国航运业的自豪,实现了几代造船人和航运人的理想,同时希望南通中远川崎继续发扬拼搏进取精神,不断创新、提高,做大做强,为促进中国船舶工业的进步与发展,推动地方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省长罗志军致信祝贺,梁保华、罗志军在贺信中说:“在中远集团、日本川崎重工的密切合作和大力推动下,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紧紧把握市场机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成功建造一万标箱集装箱运输船,刷新了我国造船业承接高箱位船的纪录,填补了我国在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领域的空白,为促进我国船舶业的发展和提升江苏造船业的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你们在新的起点上,瞄准更高的目标,推进技术创新,加强科学管理,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的造船基地。江苏省一如既往地支持贵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张卫国在致辞中说,江苏船舶制造业的发展规模、技术水平居于全国前列,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是江苏船舶制造业的杰出代表,通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国内最先进、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造船企业之一。希望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奋力开拓,建造出更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船舶,为推动江苏船舶制造业发展、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据介绍,“中远大洋洲”是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10000标准箱大船,计划将投入远东至西北欧航线运营。业内人士认为,这将进一步完善中国远洋集装箱航运的全球网络布局,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
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底,中国远洋经营的集装箱船运力规模达144艘,43。5万标准箱,已订造和订租船舶共计56艘,约39。5万标准箱,总运力排名全球第六。公司集装箱船队结构不断优化,船舶大型化趋势不断加强。其中,5000标准箱以上船舶占公司集装箱船运力的51%,这将进一步降低单箱运营成本。
中国首制液化天然气船
4月3日下午,由中远集团、招商局集团和澳大利亚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等投资方共同投资,为广东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项目建造的,由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中国首制LNG船舶“大鹏昊”命名暨交付仪式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隆重举行。
LNG船素有"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之称,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技术、高可靠性、高附加值的"三高"特殊船,集中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造船技术。在上海交付的LNG船是中船集团公司所属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为广东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项目建造的第一艘LNG船。该船在上海成功交付船东,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英国、瑞典、日本和韩国等之后,能够建造液化天然气船的为数不多的国家。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陈小津,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中远集团党组书记张福生,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总裁Thomas King、西北大陆架运输服务公司Noel Hart等领导出席了仪式并致辞,对中国首制LNG船舶“大鹏昊”的成功建造和顺利交付表示祝贺。船东特邀嘉宾秦颖女士为“大鹏昊”揭彩命名,中国首制 LNG船舶“大鹏昊”正式诞生。
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代表“大鹏昊”各投资单位,向张国宝副主任及其他各位领导及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魏家福总裁在致词中说,广东LNG运输项目实施和船舶建造,得到了国家发改委、交通部和广东省发改委等政府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大鹏昊”是中国建造的第一艘LNG船舶,并以中方为主、外方参与投资拥有,该船的交付标志着中国造船工业的技术实力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航运业也将由此书写新的篇章。
魏家福总裁还表示,作为船舶投资人,将积极支持船舶的管理单位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和行业惯例管理和维护船舶,认真履行运输服务合同义务,为广东大鹏LNG有限公司提供优质运输服务,确保安全、稳定和可靠的LNG供应,为广东经济和中国能源运输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关人士介绍,首艘LNG船造价1。6亿美元,能装载14。7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首站将驶向澳大利亚进口液化天然气。集团其余4艘LNG也正在紧张作业。
根据国家能源战略规划,从国外进口天然气是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的重要途径,而国外进口天然气只能通过LNG来运输。目前世界上掌握LNG技术的只有日本、韩国和欧洲。沪东中华顺利建造标志着我国LNG船设计不再受制于人,参与世界LNG市场竞争有了准入条件。
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目前,国内除广东、福建、上海、浙江LNG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外,其他多个城市在规划筹建LNG项目。
相关链接:
耗资11亿元LNG船昨在沪交付 成为中国造船业新的里程碑
(上海商报/周健) 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公司昨天交付了中国第一艘自主设计建造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鹏昊”号,公司管理层、技术专家都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认为中国造船厂已掌握世界尖端造船技术,缩短了与日本、韩国的差距。
目的
确保实现中国能源规划
在国际油价不断飙升和环保压力不断加大的今天,天然气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日益受到世界各国青睐。
根据中国的能源战略,未来我国将积极参与世界油气市场的开发和资源分享,从国外进口天然气是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状态的重要途径。
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资料,2006年6月,中国第一个液化天然气项目在深圳投产,中国由此开启了进口液化天然气的历史进程;2006年中国共进口液化天然气约68万吨。
随着规划中的液化天然气项目相继投产,到2010年,我国每年将进口约1000万吨液化天然气。除了已经投产的广东液化天然气项目,福建、上海等正在建设的液化天然气项目也将相继投产。
2007年,我国与印尼东固气田签署了每年向福建液化天然气项目供应260万吨液化天然气的25年长期合同,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达成每年向上海液化天然气项目供应300万吨液化天然气的长期供气协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9月先后和壳牌、澳大利亚伍德赛德石油公司签署协议,将在未来20年内向两家公司每年采购多达40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
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公司总工程师肖红星说,天然气进口无非管道和海运两种方法,比如已在使用的西气东输线路,但从国外远距离、大批量进口天然气,主要还得通过海运。液化天然气船作为天然气供应链中的关键一环和重大装备,直接关系到我国能源规划的顺利实施。
容量
一船气上海居民用1月
在全球造船行业共有两颗“明珠”:一个是比“泰坦尼克号”还要豪华的邮轮“玛利亚号”,另一个就是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以下简称LNG船)。
沪东中华昨天向中国液化天然气运输总公司交付的“大鹏昊”轮,造价高达1.6亿美元,几乎等于5艘普通巴拿马型散货轮的总造价。整个船长292米、宽43.35米、型深26.25米,堪称海上“巨无霸”,装载量为14.721万立方米,全部汽化后可以形成9000万立方米的容量,相当于上海全市居民1个月的天然气使用量。
综合专家的讲解,LNG船其实像个大冰箱,就是把天然气冷却到零下163℃,使之成为液体,体积缩小到气态的1/600,并在运输过程中保持这种低温。LNG船要适应从常温到零下163℃的温度剧变,内部有一套复杂的系统。其中,货舱维护系统由两层绝缘箱和两层薄膜组成,它是决定LNG船建造成败的关键。仅这一部分,需要的配套零件就在50万个以上。
在沪东中华建造出这艘船之前,全球只有日本、韩国、英国及瑞典的造船厂能够建造LNG船。LNG船由此形成了国际上公认的“三高”特性——高技术性、高可靠性、高附加值。沪东中华10年前就着手建造LNG船的技术准备,说是“十年磨一剑”绝不为过。
绝缘箱、殷瓦管、泵塔是LNG船的三大重要核心部件,“特殊货物围护系统、液货操作系统、主推动系统”是三大技术难点。沪东中华说,公司自主研发了保温瓶原理,为货舱设计了半米厚的隔热内胆。这种绝缘层内壁由0.7毫米厚度的合金钢板一小块一小块拼接而成,全船焊缝长达120公里,其工艺相当精致,工人在焊接时不能有一滴汗水沾上去,否则,保温内壁就有可能出现纰漏,修复需要花费1000个工时。
技术
中韩差距不足4年
沪东中华继“大鹏昊”轮后还将向广东、福建的LNG项目交付4艘LNG船,据说第二、第三艘已进入码头作业的后期阶段,第四艘还处于码头作业阶段,第五艘定于今年5月底出船坞。这些船的订单都是2002年中标得来,符合市场规则。
“大鹏昊”轮从动工到昨天交付花费了38个月的时间。总工程师肖红星解释说,首制船的建造周期都比较长,但正因为在首制船上解决了众多难题,后续几艘船就可以加快建造速度。据说,以后的LNG船最短建造周期仅需17个月,比首制船的建造周期整整缩短了21个月。
这艘名为“大鹏昊”的船长292米,宽43.35米,型深26.25米,航速19.5节,装载量达14.7万立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薄膜型LNG船。
据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曹友生分析,我国到2010年大概需要38艘左右的LNG船,到2015年可能需要65艘以上的LNG船,才能完全满足液化天然气的进口量的运输,确保我国能源安全。
沪东中华作为国内唯一一家能够建造LNG船的船厂,现已形成年产2艘14.7万立方米LNG船的能力。经国务院批准的江南长兴造船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也安排了LNG船的位置,这一基地将成为我国最大、最先进的LNG船建造基地。
“日韩造船厂的造船效率仍然比我们高。”肖红星指出,但国产的LNG船的交付使用,标志着中国造船厂基本掌握了世界造船业的尖端技术,再次拉近了与日本、韩国、英国及瑞典等国造船厂的技术差距,带动了我国超低温材料、机械行业的发展速度,对发展综合国力有重要意义。
从上世纪60年代诞生至今,世界LNG船建造市场大体经历了从欧洲到日本再到韩国的演变过程。基本格局是韩国一家独大,日本勉强维持,欧洲零星建造,而现在,中国开始小规模进入。
据韩国产业研究院(KIET)3月2日发表的有关中国、韩国产业技术差距现状的报告,截至2007年11月对10大产业领域的608家主要企业的调查,中韩在造船等产业的技术差距已缩小至4年以内。
名词解释
液化天然气(LNG)
LNG就是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Gas)的简称。天然气是在气田中自然开采出来的可燃气体,主要成分由甲烷组成。将天然气净化处理,再经超低温(零下162℃)液化就形成液化天然气。天然气液化后可以大大节约储运空间和成本,而且具有热值大、性能高等特点。
LNG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其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六百分之一,LNG的重量仅为同体积水的45%左右,热值为52MMBtu/t(1MMBtu=2.52×108cal)。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LNG船)
LNG船是指将LNG从液化厂运往接收站的专用船舶。LNG船的储罐是独立于船体的特殊构造。在该船舶的设计中,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能适应低温介质的材料,对易挥发或易燃物的处理。
船舶尺寸通常受到港口码头和接收站条件的限制。目前12.5万立方米是最常用的尺寸,在建造船舶中最大的尺寸已达到20万立方米。LNG船的使用寿命一般为40-45年。
目前世界LNG船的储罐系统有自撑式和薄膜式两种。自撑式有A型和B型两种,A型为菱形或称为IHISPB,B型为球形。
LNG的接收终端建有专用码头,用于LNG运输船的靠泊和卸船作业。储罐用于容纳从LNG运输船上卸载的LNG。再气化装置则是将LNG加热使其变成气体后,经管道输送到最终用户。LNG在再气化过程中所释放的冷能可被综合利用。一般而言,约有25%的冷能可被利用。
2017-08-24 10:41
2017-08-24 10:40
2017-08-24 10:38
2017-08-23 09:09
2017-08-23 09:08
2017-08-17 09:27
2017-08-15 09:38
2017-08-15 09:33
2017-08-04 10:18
2017-08-04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