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参观完振华重工,媒体们纷纷这样说——

2021-05-12 09:47 性质:转载 作者:上海振华重工 来源:上海振华重工
免责声明:港机网(www.port-m.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组织“走进新国企·智造中国”主流媒体团来到振华重工长兴基地参观采访,这也是国资委新闻中心推出的“走进新国企”系列品牌活动,获...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组织“走进新国企·智造中国”主流媒体团来到振华重工长兴基地参观采访,这也是国资委新闻中心推出的“走进新国企”系列品牌活动,获得各主流媒体的热烈反响。


经济日报

“大国重器”智造升级

...

集装箱起重机被誉为“全球贸易之臂”,不同的码头运营公司定制的岸桥产品也是多姿多彩。作为岸桥产品连续22年保持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港机制造商,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接近“只要世界上有集装箱港口的地方,就要有振华生产的起重机作业”的目标。接下来,如何更上层楼?

“系统集成与工程总承包是公司主营业务之一,其中就包括全球第四代全自动化码头系统。”振华重工副总裁山建国介绍,作为广州南沙四期自动化码头项目的系统总承包商,振华重工提供整套自动化装卸系统及设备,主要包含12台自动化岸桥、35台自动化轨道吊、70台智能导引车(IGV)等设备,以及包含TOS在内的码头自动化信息与通信系统,为其量身定做全球首例“单小车自动化岸桥、智能导引车IGV、堆场水平布置侧面装卸、港区全自动化”的“广州方案”,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码头。

新华财经

看国企“智”造如何激发“三个转变”活力

...

作为港口岸桥门框的联系,箱梁过去的焊接工序繁琐,如今振华重工开创了单面焊双面成型新工艺。这犹如民间传统工艺“双面绣”,让箱梁拼板焊一面即可双面成形,整套工艺无须再打底焊、翻身和背面清根。

箱梁的智造只是振华重工拥抱“智”造的一个缩影。上海振华重工副总裁山建国表示,未来,振华重工将围绕过程智能、装备智能两大核心要素,持续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市场营销、研发设计、加工制造、交付及售后服务等价值链流程的数据和信息,打造符合振华特色的智能制造新模式。

(走进新国企·智造中国)振华重工:

你所不知道的国之重器

近日,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走进新国企·智造中国”媒体参访团来到上海振华重工长兴基地,实地探寻振华重工这一久负盛名的中国港机品牌如何响遍全世界。

媒体团先后参观了长兴基地0号码头、钣金自动化车间、流动机械调度中心、钢箱梁智能制造车间以及无人驾驶智能引导车(IGV)调试场地。通过参观“钢铁巨擘”的智能生产制造过程,记者们直观感受到中国智能制造企业的实力和央企人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

...

经济参考报

振华重工:创新转型打造智能制造新模式

作为我国港口重型装备制造行业的知名企业,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振华重工”)近年来在全球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市场占有率超过70%,全球市场份额连续22年占据第一。

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来到振华重工参观采访。走进振华重工长兴分公司流动机械集控中心办公室,9块显示屏组成的监控液晶屏正显示着整个厂区的地图,每台流动机械的实时位置与运行状态一目了然。只需一系列简单的“下单”操作,30秒内处于“空闲”状态的车辆就能迅速地“接单上车”。这正是长兴分公司设计研发的流动机械智能调度管理平台。

...

工人日报

探访上海振华重工长兴基地智能制造

日前,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走进新国企·智造中国”主流媒体团来到上海振华重工长兴基地参观采访,与中国高端智能智造“亲密接触”,探寻中国港机品牌如何响遍全世界。

在钢箱梁智能制造车间,记者们近距离参观了钢箱梁自动化焊接场景,采用了单面焊双面成型新工艺进行板面拼接,整个过程摈弃了传统繁琐的焊接工序,只需要焊接一面焊缝便可成型,不再需要翻转钢板,对反面焊缝进行碳刨清根、再次焊接,就像民间传统工艺“双面绣”,焊一面,可以双面成形,大大提高了焊接效率。

此外,该智能车间还采用了双面立焊、自动化装配与焊接、自动化翻身、自动化搬运等多项新技术,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年均节省人工成本42%。

...

中国新闻网

振华重工:未来将着力进行智能制造转型

记者日前参加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走进新国企·智造中国”采访活动,实地探访上海振华重工长兴基地。

一排无人驾驶的橙色小车正在智能导引车(IGV)调试场地来回穿梭,IGV如何实现无人驾驶引起了记者的关注。据了解,该IGV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激光雷达SLAM、视觉SLAM以及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技术,让IGV可化身灵活的“搬运工”,在码头堆场间自由穿梭。

...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实地探访:国企改革攻坚之年,看一线企业如何完成三年改革任务70%大目标

在上海振华重工长兴基地,通过企业双创平台,孵化出了企业急需和具备市场竞争力的电缆托架自动生产线。

柔性钣金是制造港口设备不可或缺的一环,固定设备上电线的电缆托架制造都需要用到柔性钣金工艺。不过,振华重工在日常生产工作中发现,钣金类产品价格日益升高,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我们成立了一个振华重工的双创平台,电缆托架自动生产线项目是公司第一个培育并落地的双创项目。”在生产线现场,工作人员对记者介绍。

经过一年的筹备工作,该项目于2020年8月正式投产,该车间开创了国内首条电缆托架自动生产线,其引进的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拼接和机器人抓取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其自动料库和激光切割联动技术是公司首次推出的新技术。

...

从“脑聪目明”掘进机到智能列车

中国品牌背后的中国智造

港口机械也是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具备超强竞争力的重要产品。在位于上海长兴岛的上海振华重工长兴基地,中交集团党委工作部副部长查长苗告诉记者,过去码头使用的岸桥(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都必须拆成散件运到客户码头现场,再花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组装。但现在振华生产的岸桥可以用专业运输船整机运送至码头现场,能为客户赢得更多的运营时间,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

目前,振华重工还在开发新一代“无人码头”技术。振华重工总工程师费国介绍,对于“无人码头”来说,研发的首要难点是保障无人运输车运行的精度。

“精度必须保证在50毫米以内,否则集装箱吊具要把集装箱抓取起来就会非常难。”从这点来看,开发无人码头技术要比看上去原理相似的汽车自动驾驶要困难。

记者在试验现场了解到,这套码头设备未来将用在广州南沙四期自动化码头项目。目前,该项目首批岸桥和IGV(无人驾驶智能引导车)等均已运抵码头现场,正在开展调试工作。

人民网

探寻“国之重器”科技创新背后的中国品牌力量

技术创新:推动“老”码头迎来“智慧革命”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以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品牌建设,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智造”,是振华重工践行“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的抓手。

在上海长兴岛的海岸线上,屹立着一座座“国之重器”——岸桥。上百座五颜六色的集装箱岸桥依次排开,等待着被特种运输船整机运往世界各地。它们都印刻着一个令中国人自豪的响当当的名字:振华重工(ZPMC)。

...

创新,凝聚品牌核心竞争力。百年振华,因创新而常新。近年来,振华重工以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品牌建设,持续助力全球码头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建设,推动“老”码头迎来“智慧革命”。

...

中国网财经

走进新国企·智造中国 

有了它,老码头也可变身“魔鬼码头”

有“魔鬼码头”之称的自动化码头,代表着当今港口码头建设的最先进水准。远程操控桥吊、无人驾驶小车……这些黑科技不仅看起来酷炫,更意味着高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

但对于国内仍为数不少的老码头来说,也只能留下“羡慕的泪水”,望洋兴叹了。因为“魔鬼码头”普遍是在建设之初就规划安装了自动化设备。老码头如果想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往往要经历一番伤筋动骨般的大工程。

不过,现在老码头智能化改造有了新的解决方案。上海振华重工研发的单小车自动化岸桥、智能引导车IGV、堆场水平布置侧面装卸等一系列技术,在老码头智能化改造方面具有很强适用性,将“不可能”变为“可行”。

...

环球网

“走进新国企·智造中国”

中国港机品牌响遍世界

4月27日,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走进新国企·智造中国”主流媒体团来到上海振华重工长兴基地参观采访,与中国高端智能智造“亲密接触”,探寻中国“钢铁侠”的生产基地。

“在这里,你能看到五颜六色的岸桥,这是在一般港口都无法观赏到的奇景。”据介绍,一般港口机械会根据码头所在地的不同统一颜色标准,而在上海振华重工这个全球港机“发源地”,才会看到颜色斑斓的岸桥沿江整齐矗立。

当天,媒体团现场参观了长兴基地0号码头、钣金自动化车间、流动机械调度中心、钢箱梁智能制造车间以及无人驾驶智能引导车(IGV)调试场地,通过参观“钢铁巨擘”的智能生产制造过程,拥抱中国“智”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智能制造的魅力。

...

@共青团中央

集齐长兴岛七色岸桥

国资小新

探寻 #五颜六色的岸桥博物馆 听听颜色的秘密 (振兴重工)

视频号

振华重工长兴基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机械重型装备制造基地之一。这里屹立着一台台“五彩缤纷”的岸桥,供应全球104个国家和地区,被称为岸桥博物馆,这些五颜六色的岸桥究竟有何秘密?一起#走进新国企#,探寻颜色的秘密~

观察者网

振华重工制造升级:“魔鬼码头”白菜化前奏

随着青岛港、厦门远海港、上海洋山港等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相继投产运行,无人作业的“魔鬼码头”的概念逐渐为中国大众熟知。

如今,振华重工研发成功并正在测试的IGV,使“魔鬼码头”技术再次升级。与此前在洋山港等地的投运AGV相比,IGV无需依赖地上的磁钉就能自动驾驶,使全球传统码头以更为简单的施工和较低的成本改造为“魔鬼码头”成为可能。

2021年中国品牌日(5月10日至12日)前夕,观察者网参加了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组织的“走进新国企业·智能制造”大型采访活动,4月27日与新华社、科技日报等16家媒体一起走进上海振华重工长兴基地,参观采访智能制造生产车间和调试现场。

...

国资小新

智造中国,走向世界!

实地探访央企大国重器转型升级!

在上海长兴岛的海岸线上,一座座“国之重器”——岸桥依次排开,等待着被特种运输船整机运往世界各地。由于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特定要求所以岸桥的颜色非常丰富,这里被笑称为岸桥博物馆。它们都印刻着一个令中国人自豪的响当当的名字:振华重工(ZPMC)。

作为岸桥产品连续22年保持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港机制造商,振华重工产品已进入全世界104个国家和地区。

有“魔鬼码头”之称的自动化码头,代表着当今港口码头建设的最先进水准。

振华重工围绕传统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升级改造进行攻关,自主研发的多项新技术获得全球青睐。近十年来,振华重工参建了近60个国内外码头自动化项目,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品牌附加值,并带动160余家企业走出国门,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

探寻五颜六色的岸桥博物馆

新浪财经

从“脑聪目明”掘进机到智能列车

中国品牌背后的中国智造

“贸易之臂”下的无人驾驶车

近年来,振华重工在智能制造方面不断探索,先后试点建设了20个自动化工作站、智能化生产线和智能制造示范车间等,基本涵盖了主要产品的关键制造流程和工序,取得了一定的示范性成果。

比如,在钢箱梁智能制造车间,钢箱梁自动化焊接采用了单面焊双面成型新工艺进行板面拼接,只需要焊接一面焊缝便可成型,就像民间传统工艺“双面绣”,焊一面,可以双面成形,大大提高了焊接效率。

位于南通振华重装的桥梁U肋板单元焊接机器人工作站,通过焊缝智能化跟踪技术机器人可完成所有焊接工作,实现了自动化焊接。单位产出节省人工72.5%,返修人工减少85%,一次报验合格率从95%提升至99%;南通传动引进的齿轴机加工智能生产线,齿轴零件从胚件到成品全部实现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监测,人员配置从投产前的20人减少为3人,一次检验合格率从99.5%提升至99.94%,单位返修人工从14.5小时减为零。

除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终端产品的智能化也可圈可点。看不到人影的“魔鬼码头”背后,是智能化产品的应用。

...

@微博政务

走进新国企·智造中国DAY3

五颜六色的岸桥博物馆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