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上海振华重工 “风暴王国”中的生命之屋

2020-04-28 09:02 性质:转载 作者:上海振华重工 来源:上海振华重工
免责声明:港机网(www.port-m.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快让我也进去试试。”望着眼前酷似苹果的安全屋,第36次南极科考队员们跃跃欲试。刚刚体验完的一位队员一边从房子里走出来,一边感慨道,“宽敞又舒适,不到半...

“快让我也进去试试。”望着眼前酷似苹果的安全屋,第36次南极科考队员们跃跃欲试。刚刚体验完的一位队员一边从房子里走出来,一边感慨道,“宽敞又舒适,不到半小时就安装好了,还能同时保证3个人的休息和紧急避险。真是太棒了!”


南极素有“风暴王国”之称,是世界上最多风且风力最强的地区,平均风速为每秒17.8米。南极科考多野外作业,远离大本营,如果突遇暴风雪天气,在没有任何庇护场所的情况下,科考队员将面临极大的生命危险。为了保护队员安全,更好地开展南极科考,公司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深入合作,联合相关单位设计制造了新型极地抗风雪安全屋,并在2019年第36次南极科考中“惊艳亮相”。

新型安全屋被用在罗斯海新站。该站是我国继长城、中山、昆仑和泰山站后,准备建造的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安全屋是科考队员野外作业时的‘安全法宝’。”提及南极冰原上的这座安全屋,公司南极项目负责人王中军语气坚定地说,“对于科考队员们来说,它像是一架‘诺亚方舟’,在暴风雪来临时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

新型安全屋被设计成半球形,具有良好的抗风性能。壳体带有保温层,底座调平后,可同时摆放三张床垫,供队员躺卧休息。屋内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带有遮光帘的固定窗户,必要的科考工具,防潮垫、睡袋、饮用水、食物及保暖衣物等基本生活物资非常齐全,能够充分保证队员们的生命安全和工作需要。同时,屋内还设有可调节风量的通气口,充分保证适量的新鲜空气通过对流交换到室内,舒适度大幅提高。

“队员们可安心在屋内等待风暴过后,大本营的队友回来探望、营救。”王中军说道,“当然多数时候队员们都是自行返回大本营的。”南极科考中,野外作业小组往往由3至5人构成,一次考察大约3到4天左右,遇到恶劣天气等情况就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了。在2017年第34次南极科考时,科考队就在罗斯海新站的企鹅保护区边缘,放置了一个可供2人躺卧、4至5人坐卧的安全屋。“现在有了新的安全屋,再也不用担心外出人多时突遇风暴了。”公司第36次南极科考队的队员钱豪佳说道。

安全屋的整体重量仅为500千克,高2.3米,在国内完成总装后,在南极现场由直升机直接吊放(因重量轻,也可人力短距离进行搬运调整)。同时钢平台底部装有可调节高度的支座,现场2到3人半个小时内即可安放完毕并投入使用。为了增强抗风能力,队员们还在安全屋底座的突出角上压上了石块。当然,要形成完善的安全体系,仅有两个安全屋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包括能源屋、卫生屋等等。

“就目前使用情况来看,我们这个屋子一切都很好。”钱豪佳笑着说道,“2月下旬,即将回程的前几天,连续刮了好久的风,风速仪记录最大风速每秒31米,相当于11级大风,这个安全屋都经受住了考验。”

公司与南极的渊源起于2018年,先后为南极提供了新型雪橇、安全屋等设备,为南极科考队海冰卸货、内陆队冰盖运输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前,公司还中标了南极泰山站应急救援系统项目,这个项目将改变以往传统单个模块对应单个雪橇的方式,采用组合模块的形式,将2到3个模块安置在一个大型雪橇上,形成更大空间。“我们把模块化建筑与集装箱运输技术相结合,把船舶分段制造与模块组合技术相结合,解决了当前存在的多个难题。”王中军说道。

目前泰山站应急救援系统项目仍在深化设计中,“相信在今年第37次南极科考时,这个系统将会完美展现。”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