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詹纯新:企业走出去要“做主、做深、做透”

2018-03-09 09:42 性质:转载 作者:中联 来源:中联
免责声明:港机网(www.port-m.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两会进行时3月6日下午,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一次会议中华全国总工会界别举行联组会,委员们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踊跃发言,各抒己...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两会进行时


        3月6日下午,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一次会议中华全国总工会界别举行联组会,委员们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党委书记、董事长詹纯新在发言中说,学习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报告接地气有温度惠民生,内涵极其丰富,既有前瞻的顶层设计,又有明确的改革举措,体现了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好报告。

作为来自装备制造企业的委员,詹纯新表示,他特别关注到报告对“一带一路”的论述:“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带动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走出去”。他认为“这是中国装备制造走出去的重要方向”。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党委书记、董事长詹纯新在会上发言


詹纯新委员所在的中联重科,多年来产品不断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企业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同时,企业积极探索海外布局,通过并购、建厂、合资等多种方式走出去,先后并购了英国、意大利、德国、荷兰等国家的公司;在白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沙特等“一带一路”沿线建立9个基地、20个贸易平台、100多个销售网点,形成了“两横两纵”的海外格局。

        “中国企业走出去要‘做主、做深、做透’”,詹纯新委员结合中联重科的实践谈了三点体会。引起与会委员的强烈共鸣。

“做主”,既要有包容力,又要有掌控力。他表示,海外并购是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并购始于战略需要,难在战略把控。要防止出现实的股权交易、虚的整合协同。在跨国并购的过程中,一方面用包容的心态和姿态去求同存异,理解、接纳不同文化的差异,但另一方面在战略上把握住话语权,把收购的企业纳入到了整体战略管控体系当中。

在中联重科投资、收购的实践中,无论是在意大利、德国还是在美国、巴西,都各有各的定位,全球一盘棋。

“做深”,既要深度认同,又要深度协同。詹纯新说,企业在走出去和走进去的过程中,要获得内外的深度认同,并实现中外深度协同。

“做深”包含着企业需要遵循“本土化”原则,用负责的行为赢得收购企业和当地社会的认同。詹纯新举例说,德国m-tec公司是全球干混砂浆设备制造行业的第一品牌,2013年被中联重科收购,5年的时间已经实现全面融入,全面协同。先进的施工设备和工艺在中国得到推广,业绩持续提升。其总经理有一半时间在中国,不仅管好了德国公司,也管好了中国分公司,还爱上了中国文化。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荣获"莱昂纳多国际奖"


“做深”的另一方面,是遵循“包容、规则、责任、共创、共享”五点共识,形成技术、市场、产能等全方位的协同机制,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中联重科最为经典的收购案例当属2008年收购意大利CIFA公司,遵循“五点共识”,中意团队深度合作,推陈出新,2012年研发的101米碳纤维臂架泵车至今保持着吉尼斯世界纪录。有效的融合与管理得到意大利政府、工商界、员工的认同和赞誉,时任意大利总统亲自给詹纯新颁发了莱昂纳多国际奖。这一收购也作为教学案例被收录进了哈佛商学院。

        詹纯新委员表示,在“做主”、“做深”的基础上,还要“做透”,既要因企制宜,又要用到极致。企业走出去以后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把收购的企业纳入走出去的整体布局当中。通过提升能力,挖掘潜力,把海外布点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中联重科意大利CIFA园区


据介绍,意大利CIFA是欧洲老牌装备制造企业,在研发制造和市场渠道等方面积淀深厚,但产品较为单一。中联重科收购之后,让它的资源充分发掘,潜能进一步释放。现在,CIFA公司不仅做混凝土机械,还延伸至起重机械、建筑机械、高空作业机械;不仅是产品制造基地,还成了中联重科的欧洲研发中心、物流中心和全球采购平台。此外,中联重科的北美研发中心,也是用“做透”的方式,打造了研发、生产、销售一体的区域平台。

同时,詹纯新介绍,中联重科于2015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见证下首批入驻被誉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的中白工业园。在不到7个月的时间里,和白俄罗斯企业合作,研发生产出适合当地市场的汽车起重机和环卫清扫车。为充分发挥当地的区位优势和工业资源优势,企业还快速推进了塔式起重机和农业机械的研发制造。“中联重科将把这个园区打造成‘一带一路’上辐射东欧、中亚和俄语区的综合性基地。”詹纯新说。

        詹纯新委员表示,中联重科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不懈努力,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民族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多尽一份责任。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联重科”,股票代码000157),创建于1992年,是一家高科技上市公司。是中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全国首批103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交通工程等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公司注册资本7.605亿元,员工10000多人。2006年,公司资产合计53.48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25亿元。
  中联重科生产经营基地跨长沙、常德、上海三地,现已形成六个产业园区即中联科技园、麓谷工业园、泉塘工业园、常德灌溪工业园、望城工业园、上海工业园,总面积逾300万平方米,拥有国际一流的超大型钢结构厂房、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拥有覆盖全国、延伸海外的完备的销售网络,强大的服务体系。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获得德国莱茵TÜV认证,在国内建筑机械行业率先按照欧盟标准推行产品CE认证,并获得俄罗斯GOST认证、韩国安全认证。
  中联重科自成立以来以每年平均60%以上的增长速度发展,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路面机械、塔式起重机、环保设备、压实机械、金属锯削机械与工具、桩工机械、军用特种车辆、挖掘机械等13大系列、35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产品类别超过同行业任何一家国际知名企业。“中联”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多个系列产品获为中国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畅销包含港澳地区的国内市场,并远销海外,深受用户青睐。
  中联重科在2006年全球工程机械排名第24位;全国工程机械行业利润排名第一位,上海、深圳上市公司综合绩效排名前列;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机械工业100强”;连续多年被评为“最具成长性”企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被评为中国机械工业现代化管理进步示范企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十强、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等奖项和荣誉。
  中联重科脱胎于研究院,目前,公司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已占全体员工的25%,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4人,国家和省部级中青年专家9人,研发经费的投入已占年销售收入的5%以上,2006年研发投入近3亿元。近年来,先后完成重大科研和新产品课题675项,目前有效在维护的国家专利144项,而且专利申请量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承担了“九五”、“十五”、“十一五”和“863”等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29项、专题62项,主持、参与了304项次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负责起草的国家行业标准中有178项为现行的有效标准,在全国建设机械行业的技术覆盖率超过75%;中联重科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使我们在行业前瞻性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形成了引领全行业赶超国际一流水平的发展态势。

    中联重科被评为 “2006世界市场中国(机械)十大年度品牌”。
    ZOOMLION研发中心已覆盖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发达国家。
    ZOOMLION生产基地将覆盖NFTA(北美自由贸易区)、EU(欧盟)、ASEAN(东盟)、东南亚。
    ZOOMLION拥有全球销售、代理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
    ZOOMLION业务覆盖100多个国家,产品出口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2006年3月,中联重科79台塔式起重机出口非洲安哥拉,创国内塔机单项产品出口最大单。
 2006年12月,总价值超过1亿的66台中联汽车起重机出口印度,创我国汽车起重机单一品种、单一机型出口的新记录。
 2007年5月,117台环卫车辆出口加纳,创中国环卫车辆单笔出口金额新记录。
 2007年4月26日,中联重科汽车起重机产品代理销售权首次落户印度
   2007年4月26日,俄罗斯ARM公司签约中联产品
 今天的中联重科,凭借已完成欧洲CE认证、俄罗斯GOST认证、韩国安全认证的主导产品,借力德国BAUMA、法国INTERMAT、俄罗斯CTT展等国际展会,和全球代理商网络,实现了全球业务的汹涌增长,和“世界中联”的梦想!
 当中联在国际市场上频频亮相,走到国际品牌家门口的同时,世界也在走进中联。
    中联的全球合作伙伴,
    世界最著名的汽车生产厂家——奔驰;
    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沃尔沃;
    世界最大的液压件供应商——力士乐;
    世界第一流的柴油机制造厂商——道依茨;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中联重科以产品系列分类,组成混凝土机械、移动式起重机械、城市环卫机械、建筑起重机械、路面施工养护机械、基础施工机械、专用车辆等多个专业化事业部,拥有液压元器件、工程机械薄板覆盖件、消防设备、电梯产品、卫星导航电子产品等多个专业分、子公司,正在构建一个国际工程机械的精品集合,打造一个国际化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