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ZPMC12000吨起重船成功吊装最终接头 大国重器助力世纪工程最后贯通

2017-05-02 18:02 性质:转载 作者:ZPMC 来源:ZPMC
免责声明:港机网(www.port-m.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今天11点58分,“振华30”轮吊载6000吨重的最终接头顺利着床,成功“锲”入E29和E30管节,最终接头完成顺利吊装。经过专业监测计算,今...
上海振华港机股份有限公司(ZPMC)

  今天11点58分,“振华30”轮吊载6000吨重的最终接头顺利着床,成功“锲”入E29和E30管节,最终接头完成顺利吊装。经过专业监测计算,今天中午和下午时段,将出现较小的水下暗流,适合最终接头厘米级别的对接作业。


3D还原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终接头吊装

  只有“振华30”轮才能担起本次吊装重任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海底隧道由33节沉管和一个最终接头连接而成,全长5664米,设计使用寿命120年,每个标准沉管长180米,宽37.95米,高11.4米,重近8万吨。这是我国第一条外海沉管隧道,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被誉为交通工程界的“珠穆朗玛峰”。

  最终接头位于E29和E30沉管之间,成楔形结构,由两个对称的倒直角梯形单元组成,钢结构本体重约2400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重约6000吨。要将这个巨无霸吊起,在深海里稳、准地安装在两节巨型沉管之间,难度极大,犹如“深海穿针”。

  承担最终接头吊装的起重船“振华30”轮,是振华重工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起重船,有“大国重器”之美誉。该船总重44000吨,排水量约26万吨,船长297.55米,船宽58米,甲板约2.5个标准足球场大,具备单臂固定起吊12000吨、单臂全回转起吊7000吨的能力,在2016年1月的试重实验中,“振华30”轮曾经成功试吊13200吨重的驳船。这意味着,只有“振华30”所独具的起重能力,才能担当最终接头的吊装起重大任。

  厘米级的精确吊装

  在此前的海试和后来的航行中,“振华30”轮如同“移动的陆地”,非常平稳。但即便如此,海上作业、海底对接,想要纹丝不动几乎不可能,尤其是吊装6000吨重的庞然大物保持全程稳定,更是难上加难。

  此次浮吊作业所处的航道,来往船只多,水流极不稳定。“吊装最担心的就是最终接头在空中倾斜、摇晃。”“振华30”轮船长姚振华自4月初上船后就背负着重压。“最难掌控的是最终接头入水后,由于缓慢下水,水的浮力水面和水流对最终接头的波动,极易造成对接中的偏差。”

  经专家计算,水面上6000吨的最终接头,完全下水后重量减轻至1900吨,且长长伸出的吊臂,在起吊和下放过程中,浮吊的微量倾斜,都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段过程内如何确保最终接头平稳至关重要。

  世纪工程,不容有失。在中交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部“厘米级”的精确吊装要求下,振华重工以及相关专家对方案进行多次优化,顺利完成实战吊装。

  直击吊装现场

  2017/05/02(星期二)

  7时45分

  “振华30”轮开始起大钩,6000吨的最终接头重力开始向浮吊转移。

  8时06分

  最终接头离开驳船。“由于重力的转移,船体右弦受压会有倾斜,我们通过向左弦压载海水来平衡船体。”“振华30”轮大副郭维佳负责船体平衡调整工作。

  8时15分

  最终接头来到了“振华30”轮船体甲板水平位置上方大约2米的位置。

  8时30分

  到达距离水面20米预定高度,大臂开始转动。由于大臂转动,6000多吨的吊物绕船艏旋转,船体平稳不是易事。

  8时46分

  吊臂旋转到145度位置,最终接头跨越右侧船艏,越过右前方锚缆钢索。最终接头稍作姿态调整,快速向180度的最终位置转去。在此期间,振华重工海服集团副总经理沈章指挥锚机手,对船体位置进行锚泊定位。

  9时00分

  吊臂旋转到180度,最终接头来到安装位置上方。稍作调整,两大主钩开始下放。

  9时12分

  最终接头开始入水,由于水下浮力作用,吊钩所承担的重力不断变化。“大副大副,加速压水,保持船体平衡。” 

  9时42分

  最终接头顶部入水,实际入水后重量显示1900吨左右。

  缓缓下落的最终接头安装,来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水下姿态保持非常重要,要让最终接头在误差15厘米范围内成功安装,最终接头四个角都安装上了GPS定位系统。”来自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五工区的现场监测人员介绍。

  10时30左右

  最终接头开始“锲”入E29和E30,这时的船体姿态调整也进入了最关键时刻。“为了确保船体在前后左右5厘米范围内保持平稳,前期监测人员为船体设计安装了一套沉管安装定位系统。”通过不断调整船体两侧的10台大马力锚机,让船体框定在“红线”范围内。船上的电机员介绍。

  11时35分

  经过近40分钟的调整,船体终于稳定在许可的范围,最终接头继续下放。底部距离基床只有1米。最终接头再次进行微调。“1号钩下放4厘米。”姚振华根据指挥船传来的消息,再度向吊机长发出指令。

  11时46分

  最终接头距离底部70厘米。

  11时47分

  60厘米。

  “以5厘米每分的速度下放,注意保持变副,大副注意保持船头水平。”

  还有20厘米。

  大钩吨位开始下降,1100吨,已经着床。

  11时55分

  450吨。
  11时58分

  吨位为零,标志着最终接头成功到位。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