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策略上,
振华重工成立了海上重工设计研究院,专门从事海工船舶设计和核心装备研发;成立了海工船舶制造事业部,专门从事与海工船舶相关的协调工作;采用造船界通用的协作生产模式进行生产组织,克服港机流水线式生产思维对干部员工的困扰。
市场开拓上,面对崭新的海工领域,振华重工一没市场、二没客户。一方面,振华重工坚持以标准化引领市场,早在公司首艘建造的1200吨浅水铺管船交付中海油后,公司就对铺管船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建造了4艘相同规格的3000吨起重铺管船,依靠3000吨级标准型号系列铺管船的推出,振华重工不仅建造技术更加成熟,而且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调整,把握了这一产品种类的市场主动权。
高端海工市场一直为欧美日韩垄断,国内海工市场低端竞争严重,对于振华重工来说,要想不被海工发展的大潮淹没,必须放弃低端无序的竞争。为提升设计水平,振华坚持两条腿走路:本土培养和国外收购。一方面,依托引进顶尖设计人才和加强培养相结合;另一方面,2010年母公司中国交建收购了国际知名的钻井平台设计公司F&G,“有了F&G的基础设计,结合我们的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振华重工打通了困扰中国海工产业链发展的最关键一环”,振华重工海上重工设计研究院院长杨勤说。
产业链凸显价值链
目前,振华重工已经形成了经营、设计、研发、生产、运输等完善的海工产业链,但是,公司内部资源板块还在进一步磨合。
“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转折点,但也为我们带来了转型升级的机遇,现在是振华海工的春天”,宋海良说。目前海工业务已经成为振华重工优势业务,最高峰时占据整个公司业务链条的40%,对整个公司的产值带来明显的增量。尤其是改变了以往港机业务单一的局面,拉高了产品利润率水平,在全球低迷的港机市场环境下,降低了公司运营风险,为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新的价值和空间。
振华重工的转型不仅是
振华重工摆脱经济危机困扰的关键,也是中国交建转型升级的关键。目前,海工业务已经被振华重工确定为“十二五”期间重点飞跃与培育的市场,并上升为中国交建“五商”战略中的重要一商,即打造海洋重型装备与港口机械制造及系统集成总包商,相对应地在中国交建层面成立了装备制造/海洋重工事业部,承担着支撑中国交建可持续发展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