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上海振华 《中国交通报》港机巨人掘金海工

2013-10-16 09:55 性质:转载 作者:中国交通报 来源:中国交通报
免责声明:港机网(www.port-m.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根据业绩公告,今年上半年,振华重工在海工市场新签合同额为9.4亿美元,同比增长71.31%。占据公司全年合同总额的33.34%。这家一直保持...
上海振华港机股份有限公司(ZPMC)

  根据业绩公告,今年上半年,振华重工在海工市场新签合同额为9.4亿美元,同比增长71.31%。占据公司全年合同总额的33.34%。这家一直保持全球港机市场“老大”地位的蓝筹股上市公司开始以新的形象示人——掘金海工。
  作为近年来一家由重型装备转型发展海工的企业,在众多船厂转型发展海工的大潮中显得有些“标新立异”,振华重工又凭借哪些竞争优势在热度正增的海工市场取得突破,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形势催转型
  今年上半年,振华重工多个海工产品成绩单不错:中标烟台打捞局5000吨起重铺管船项目,巩固了公司大型浮吊市场;销售“振海1号”钻井平台,同时“振海2号”4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成功销往挪威,标志着公司海工高端市场真正开启;中标2艘中海油服公司15000马力的三用工作船项目,打开了海工支持船市场。
  “形势逼迫着人前进”,振华重工董事长、党委书记宋海良一语道出其中原因。振华重工以港口机械起家,成立21年来已连续16年位居全球港机市场份额第一,占据全球港机市场75%以上份额,称得上名副其实的“港机巨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航运业造成重创,振华港机市场出现量价齐跌,原先上马的公司基建设备投资不断削减,但难抑产能过剩和过高的折旧率,最终带来2010年和2012年的亏损。
  面对严峻局面,振华重工在今年全面实施了“纵向一体化、横向相关有限多元化、国际化”的经营方针与产业布局,抓住海洋经济大发展的战略契机,加快公司转型发展海工。
差异化优势
  人人都在谈转型,但真正转型成功的企业并不多。经过深思熟虑,振华重工将海上重工作为业务拓展的方向。海工市场具备“三高一强”特征,海工市场利润高、投入高、技术难度高,竞争强度大,要轻易分享到这块诱人的“蛋糕”,并不容易。
  “如果选择跟随,振华重工最终只能放弃这个市场。”宋海良说,与国内外几乎所有海工企业由船厂转型不同的是,振华重工由港机企业转型,实践证明,这反而使振华重工在发展海工上更具优势。

上一页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