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专家媒体一行还参观了三一的员工食堂,并在食堂就餐。无公害的蔬菜、良好的就餐环境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有媒体表示,这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三一以人为本的情怀。
专家观点
郎志正(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荣誉主任、原国务院参事)
三一发展很快,是一家蓬勃向上有追求的企业,这得益于三一追求品质的目标。
我感觉三一有四个特点:以工艺流程为基础,实现了科学的立体化设计和生产。以先进设备为基础,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以精细的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培养了人才。以科技为导向,提供了节能的新产品。另外,三一以疾慢如仇的理念,高速建成了临港挖掘机基地,值得肯定。
未来,希望三一进一步做好品牌。这个品牌包括品质、品格、品德三部分。另外,希望三一在核心零部件、产品可靠性、标准化和知识产权方面,进一步取得突破。
Jeffrey Williams(哈佛大学教授、哈佛中心<上海>董事)
我是第三次到三一。长沙本部、风电、临港,去
三一这么多地方是因为哈佛要写教学案例。哈佛对三一国际化的过程特别感兴趣。
我第一次到中国是改革开放刚开始,中国经历了非常封闭的状态,那个时候没有人想到中国的企业会走向世界。当时,工程机械是美国公司最强,因为美国上世纪50-60年代经历了大量的工程建设,本国市场强大,这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前提。而现在,中国市场的强大,给了三一很大的机遇。
另外,三一是民营企业,与很多国企不一样。三一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锻炼,吃得苦中苦,并最终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中赢得胜利。
然而,全球化不能光靠规模和国内竞争力,当然产品是基本的条件,没有这些根本不用谈全球化。全球化最重要的是市场反应的速度,特别是针对客户的需求,迅速做出反应并创新。
三一大胆地快速发展到美国、德国、印度、巴西,特别是收购普茨迈斯特,在这一过程中,三一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比如如何面对各种矛盾、规矩、环境。
三一民企的快速反应机制,也许使其能很好地去做国际品牌。非常期待三一下一阶段的发展。
刘卓慧(中国质量协会第九届理事会驻会副会长、国家质检总局原总工程师)
在三一,我看到了中国工业的进步,十分开心。
首先,三一有社会责任感。以高品质的产品改变中国制造的形象,可以说是扬国威。实际上,这种责任感,还包括三一对员工、对客户、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我感受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