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思考】低迷市场考验重型机械行业
2013-06-17 09:02 性质:转载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免责声明:港机网(www.port-m.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太原重工在发布业绩亏损后,计划发行10亿元短期融资券。该部分短期融资券所募集资金将用于替换部分银行借款。
显而易见,对于“五大”中的多数企业而言,“输血”不仅是阶段之需,最好是持续不断。但从市场表现来看,“输血”并不能使公司保持健康,反而使企业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心理甚至惰性。
面对证券市场的低迷,企业一方面想方设法解决资金之困,另一方面也在将注意力转向内部的降本增效。近日,二重重装正式启动班组降本增效项目年活动,将该活动看成是完成今年经营目标的重要支撑措施。
在推出新产品刺激市场方面,几家公司都有所动作。去年,由中国一重和上海交大合作的“巨型重载锻造操作装备”研制成功。二重重装福清核电项目冷却剂泵用密封室锻件也通过用户联检,其力学性能、晶粒度等指标完全满足技术条件要求,一次性合格,标志着国内最大的核电含铜钢锻件研制成功。中信重工成功研制世界最大齿轮箱。
此外,着力拓展国际市场,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成为了“五大”企业应对国内市场疲弱状态的重要手段。
运营方式决定未来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的《“十二五”机械工业发展总体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将主攻五个重点领域,实施五大发展战略。五个重点领域为:高端装备产品、新兴产业装备、民生用机械装备、关键基础产品、基础工艺及技术。五大发展战略为:主攻高端、创新驱动、强化基础、两化融合、绿色为先。
应该说,重机行业大部分国企的发展模式主要是以投资扩张来跟随投资拉动所产生的需求。近10年来,通过实施IPO,重机企业大规模的技改投入相当普遍。而受市场低迷的影响,目前开工率比较低,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由“4万亿(元)”带来的短期“繁荣”效应,使企业对产能扩张起到了更强烈的刺激作用,造成产能总体严重过剩,企业资产负债率高,总投资贡献率比较低,投资效益低下。业内人士对此的评价是,在现有机制下,国有企业仍无法摆脱依靠国家政策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宿命。
事实上,国内五大重机公司的硬件水平即使与那些国外著名的公司相比,也不逊色。但在软件投入方面,在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方面差距巨大。当强大的“加工车间”,面对变化的市场而无用武之地,收不到加工费时,企业就显得一筹莫展。
当前,装备制造业赖以运行的技术和社会环境,以及客户需求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整个工业流程完整项目中,用户的关注点不是项目中单个零部件,而是整体项目功能是否满足需求。在工业领域,专业化系统服务成为消费趋势,这就需要企业向用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从主机供应商向成套服务商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