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2.6万“徐工人”的成功秘诀

2013-03-15 09:19 性质:转载 作者:  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品牌网
免责声明:港机网(www.port-m.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王民也没有自己的专职秘书,常常是自己准备讲话稿。出差也是自己提起包就走。有一次,徐工集团获得了一个行业内的大奖,王民自己赶到青海把奖牌抱了回来。
  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来徐工集团挂职的周玮,对此有更深刻的认识。作为挂职干部,他在徐工集团的职务是总裁助理、战略规划部部长。家在北京的他几乎要一个半月才能回去一次,原因是在王民带领下的徐工集团管理层,长期以来有个规矩,叫做"周六肯定不休息,周日休息不肯定"。
  周玮还对一件事印象深刻。他说,中午就餐时,董事长王民都和普通工人一起,正常排队打饭。而工人们也对此习以为常,没有人会为王民让路,也没有人会为王民添小灶。
  在徐工集团,大家有个共识,那就是"抓住了干部就抓住了一切"."忠诚信用、艰苦奋斗、尽职尽责、为人表率",是集团干部的座右铭,也是选人用人的标准。推广到生产中,"产品就是人品,细节决定成败"。
  身为掌门人的王民对干部有"三宽、三好和四勤"的要求。"三宽"指眼界宽、胸襟宽、思路宽;"三好"指管好自己、带好队伍、干好事业;"四勤"指脑勤、手勤、嘴勤、腿勤。按照这样的要求,徐工集团在干部使用上不拘一格降人才,集团班子成员中最年轻的一位年仅37岁,1976年出生。而从1999年开始的干部作风专项治理也一直延续到现在,公务接待、差旅费报销、公车使用等情况均形成了一套严格的制度,大家一致遵守。
  在一个国有企业,这些事情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李格却笑着说:"不可思议就是徐工集团的成功秘诀。"
  "国之重器、重任在肩"
  李格告诉记者,对2.6万徐工人来说,徐工集团将继续坚守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全力冲击2015年营业收入3000亿元战略目标,全力进取全球行业前3强,完成由中国第一到世界顶级、由追赶标杆到成为标杆的蜕变,成为一个全球著名的、极具国际竞争力、让国人为之骄傲的世界顶级企业。
  德国的宗教革命家马丁·路德曾说:"即使我知道整个世界明天将要毁灭,我今天仍然要种下我的葡萄树。"
  这种专注与勤奋,可能才是徐工神话的真正基因。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