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报告,2013年,三一人均生产总值较去年提升47.39%。这意味着新的一年,公司组织效率和人均效率将进一步提升。
从三一经营发展的历程来看,梁稳根认为,成本费用控制差,不能过苦日子是三一发展的软肋。过去,三一依靠对市场的准确预判,获得了较高毛利率,支撑了三一的快速发展。而随着黄金十年的过去,行业回归理性,微利时代来临,高质量的经营变得至关重要。2013年的预算报告中,销售、管理、研发三项费用大幅下调,如实现这一目标,也就意味着三一获得了有效控制成本费用的能力,这是三一之前所不具备的。
■第二次“双进”战略 谋求更大发展
“我现在比任何时候都充满信心。” 梁稳根表示,从年初收购普茨迈斯特的喜悦,到年中面对市场萧条的低谷,再到2013年信心回升,他的心情也经历了跌宕起伏。“现在三一已经走出低谷,更加成熟,更加坚定,我对三一未来充满信心。”
2012年,三一经历了急剧调整。首先是心态的调整,面对行业的持续走低与恶性竞争的加剧,三一更加从容、淡定;其次是组织结构的调整。弱化总部职能,将资源配置到能产生利润的主要事业部,将进一步提升三一个人和组织的效率,提升经营质量。国际大区的调整,将推动三一国际化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再次是经营策略的调整。“一强两化三优三建控”、“一要三不要”、“规模服从效益、效益服从品牌”等的提出,为三一指明了方向。
“这个调整是痛苦的,但这也是历史性战略性的调整。”梁稳根认为,调整后的三一积蓄了强大的力量。调整后的
三一,将再次实现“双进”,即进入更大的城市——北京,进入更大的领域——更多高品质的新产品,更大范围的国际化。
20年前的1993年,三一首次提出“双进”战略。那一年,三一产品一夜之间全面滞销,遭遇历史上第一次沉重的打击。梁稳根果断提出“进入长沙、进入工程机械行业”,冲破桎梏,一举获得突破性发展。20年后的今天,三一面临的考验不亚于当年,再一次“双进”的实施,或将为三一打开一个更加广阔、更加光明的未来。
“一方面,三一拥有强大的品牌、强大的价值观、优秀的员工。另一方面,国家正义的力量进一步弘扬,改革的力度进一步深化。”梁稳根表示,对未来充满期待。他希望全体三一人,保持“品质改变世界”的宏大理想,勤奋努力,进一步加强学习。“我愿与大家共同奋斗,为给中华民族贡献一个世界级品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