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4月,海门工业实现总产值522.8亿元,入库税金在首季高于全省平均增幅的基础上,4月份又上新台阶,同比增长16.5%,总量名列南通各县市第一。
海门市委书记曹斌说:“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机遇打造江海联动黄金跑道,在实现初步现代化的航程上率先起飞。”
科学规划:抢修跑道快起飞
58公里的长江岸线和19公里的黄海岸线,是海门最大最独特的发展资源。为此投入6000多万元,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了28个规划,在沿江沿海构建了两个引领海门快速腾飞的黄金跑道。
在沿江,以海门港开发为龙头,精心打造石化、港机、造船、能源等基地。在沿海,以东灶海港带动“一城四中心”建设,构建新能源、环保、机电、海工装备和食品制造等六大产业板块。
黄金跑道的修建,吸引项目、资本、人才、技术等优质资源呈“加速度”流入。总投资超过200亿元的国电、单体投资超20亿元的海隆港机、海新船务、神舟电脑等一批大项目已抢先落户。
转型升级:优势产业快集聚
初夏,海门港工贸区、临江新区、滨海新区和海门工业园区“四大增长极”热气炙人。
海门港工贸区内总投资超过10亿元的江苏上钢船舶钢板有限公司,从签约到竣工投产不到一年时间,今年产出可超过30亿元。临江新区内一期投资8000万美元的联海生物科技项目边投产边加快建设果朊粉、热电厂等产业链项目,最终投资达到90亿元,产出规模达到250亿元。总投资超过20亿元的石桥家纺城三期项目破土动工,总投资10亿元的广亿家纺项目快速推进……
全市四成以上规模工业企业集聚“四大增长极”,去年刚起步的滨海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3亿元,比上年增长25.6%。
以人为本:江风海韵入城来
海门规划了22公里的沿江生态岸线,推进城市由“背靠长江”向“面向长江”发展。去年,总投资2亿多元的“海门第一景观大道”张謇大道建成通车,一批重大公建项目拔地而起。让普通百姓共享江风海韵,安置小区与新城建设同步,每年有千余动迁户入住新居。主城区迅速拉向江边,形成了新老城区南北呼应、争相出彩的喜人格局。
在打造宜居宜业滨江生态新城的同时,海门还充分挖掘沿海旅游资源,打造3A级沿海生态旅游景观。滨海新区日均接待游客超过万人。一个20万人口的海滨新城正在加速崛起。
2022-08-11 09:22
2022-07-30 11:34
2022-07-27 10:21
2022-07-19 13:37
2022-07-11 13:36
2022-07-09 08:00
2022-06-27 11:52
2022-06-23 09:19
2022-06-10 09:32
2022-05-26 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