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船用钢材市场价格将高位震荡

2008-08-19 10:59 性质:转载 来源:中国船配网
免责声明:港机网(www.port-m.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船用钢材市场呈现走软态势,随着全球船舶市场订单减少,中国船用钢材市场可能出现供大于求局面,预计市场价格将...

  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船用钢材市场呈现走软态势,随着全球船舶市场订单减少,中国船用钢材市场可能出现供大于求局面,预计市场价格将高位震荡。

    东方钢铁在线8月18日消息,最近以来,前期一直稳定向好的船用钢材市场呈现走软运行态势,交易较为平淡,价格有所回落,经营者出货不畅,对后期市场似乎不很看好。终端用户需求放缓,预计在短期内船板等钢材价格仍将小幅波动。

    进入8月份后,船板市场较为疲软,交易相当清淡,价格持续下降,由此可预见后市价格仍将走低。在国内其它地区,船板市场价格也略有波动,如福州市场的鞍钢产10mm船板,8月15日的报价为7,600元/吨,而在8月1日的报价为7,900元/吨,下跌300元/吨;广州市场上的韶钢产20mm船板报价从7,550元/吨下调到7,250元/吨,下跌300元/吨;在济南、宁波、武汉、重庆等地的船板价格均有200至300元/吨的下降幅度,且市场交易趋于清淡。

    导致船板钢材市场降温,价格回落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下游终端需求有所减缓。2008年以来,特别在近期造船业景气下降,对船用钢材需求增长势头明显减缓。如最近几个月,中国的钢质船舶产量增长水平大幅缩减。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7月份全国的民用钢质船舶产量为141.74万总吨,比6月份的175.05万总吨,减少33.3万总吨,下降19%;6月份的民用钢质船舶产量又比5月份下降7.2%,5月份的产量比4月份下降18.3%。全国钢质船舶产量增幅回落和环比下降,造船业对船板及船用钢材需求也将减少,这是导致国内造船板市场价格下挫的主要原因。

    其二在于国际造船业增长势头也在减弱,新船订单大幅下降。进入2008年后,全球造船业开始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诸如美国次贷危机有向全球造船业渗透的迹象,船舶融资面临困境;铁矿石引发的钢材及原材料大涨,让造船业不堪重负,一改前期造船业的高景气状态。据Clarkson最新数据统计,上半年全球承接的新船订单量比07年同期下降了47.8%,载重吨下滑了30.1%。7月份全球新接订单2,074万载重吨,同比减少6.6%;1至7月份共新接订单11,025.8万载重吨(3066万修正吨),同比减少24%,船舶制造业景气下行已成定局。全球造船新的订单呈现下降趋势,说明世界造船业没有前期景气,受其影响,船用钢材需求的增长势头也将回落。

    第三,中国造船板产量大幅增长,供需矛盾凸现。由于较长时期以来,国内外造船业一片红火,船用钢材需求旺盛,价格一路高走,国内钢厂向产能转向船用钢材,贸易商转向船板经营,市场上的船板资源急剧增长。据统计,2008年6月份,国内生产造船板175.78万吨,比07年同期增长72.2万吨,增长67.7%,1至6月,造船板累计产量为1,050.72万吨,同比增产576.1万吨,增长121.4%。造船板产量在大幅增长,而下游造船业景气度下降,对船用钢材需求减弱,两者的综合效应,无疑导致船用钢材市场的震荡,特别是船板市场价格的回落。

    第四,船用钢材价格上涨,造船成本加大。据统计,到2008年6月底,各种规格的船板价格平均由年初的5,800元/吨,上涨到7,600元/吨,涨幅超过30%。按6月底造船业手持新船订单(加上修船及改装、海洋工程、船舶分段),2008年船用钢材需求量约为1,500万吨,每吨若涨价1,900元/吨,增加成本285亿元,对造船业的效益影响很大。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