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港口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出台
2008-04-09 13:51 性质:转载 来源:烟台日报
免责声明:港机网(www.port-m.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有了这个‘指挥棒’,烟台市各港口一旦突发公共事件,所有相关部门就会全部紧急出动,迅速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财产...
“有了这个‘指挥棒’,烟台市各港口一旦突发公共事件,所有相关部门就会全部紧急出动,迅速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环境的不良影响,保证港口生产正常运行。”
日前,烟台市有关部门精心编制的《烟台市港口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经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正式出台。烟台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长张文生告诉记者:“这是目前山东省第一个出台的地市级港口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它广泛适用于处置我市行政区域内,港口和航道发生的涉及人身安全、财产损失、通行能力、环境资源等方面突发事件,以及需由港口提供紧急运输保障的其它应急事件。”
四级预警做到有效防范
据介绍,我市(烟台市)港口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级别,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个等级,颜色依次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预警级别主要依据已经发生和潜在的自然灾害、港口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重要物资短缺事件可能造成港口突发事件的紧急程度、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等情况确定。
有关部门根据港口和航道突发事件风险源、诱发风险因素、突发事件影响、预警预防与应急对策以及其它相关内容等港口突发公共事件预警预防信息进行监测与报告。
风险源信息经过相关部门及其他有关机构逐级报送市港口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较大级以上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由指挥部办公室立即报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后,港口、航道、通航建筑物运行管理部门委托有资质的评估单位,对经营管理及建设活动中存在的可诱发突发事件的风险源、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提出风险防范与应急对策,建立预警预防体系,及时发现、报告和消除突发事件隐患;根据外界信息及时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事态发展。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依据对各方面信息的搜集、分析和核实情况,及时确定和发布所辖区域港口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级别,指导和协调各有关方面开展预警预防工作,接到预警信息后,各相关单位和人员立即投入预警预防行动。
应急处置分级协同作战
据介绍,《烟台市港口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将港口突发公共事件等级,按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 级)和一般(Ⅳ级)四个等级。发生港口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响应、分级负责的原则启动各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Ⅳ级突发事件由县市级应急指挥机构统一负责应急处置;Ⅲ级突发事件由市应急指挥部统一负责应急处置;Ⅱ级、Ⅰ级突发事件由市级应急指挥部进行先期应急处置,由省政府、国家交通部应急指挥机构统一组织处置。
当港口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时,有关单位及时、主动、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并将事件和有关先期处置情况及时上报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与此同时,事发地应急指挥机构组织有关应急队伍进行先期处置:紧急调配辖区应急资源;划定警戒区域,采取必要管制措施;实施动态监测,进一步调查核实;向上级应急专门机构报告有关情况;采取其他必要的先期处置措施。
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报告后,根据事件发展态势,报请市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应急预案,立即派人赶赴现场指导,组织调集专业处置力量,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密切跟踪事件发展态势,掌握事件动态,及时将处置情况上报,传达领导批示和要求,并做好有关综合协调和督促落实工作。各有关部门接到市应急指挥部应急指令后,立即按照相应预案的要求,研究部署行动方案,有关人员立即进入岗位,开展应急处置,保证组织到位,应急救援队伍到位,应急保障物资到位。
当港口突发事件为特别重大级别时或超出本预案处置能力时,市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向市政府报告,请求向上级申请启动更高一级的应急预案,利用全省及交通部所属各类资源实施应急处置。
突发事件得到控制,重大险情已经解除,港口通过能力、航道通航能力已经恢复,善后工作已有序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即告结束。市应急指挥部根据应急进展情况并征询专家组的意见,向新闻媒体宣布应急结束,解除应急所采取的各项特别措施。
救援防护保障人员设备
———通信与信息保障。各级应急机构配备必要的通信保障设施,采取多种通讯方式确保应急事件处置和救援通信畅通。加强重要通信设施、线路和装备管护,建立备份和紧急保障措施。在整合港口各应急职能部门专业通信网的基础上,建立跨部门、多手段、多线路的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微波和卫星相结合的通信保障体系。
———应急队伍与装备保障。市县两级加强现场救援、工程抢险、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社会治安等应急专业队伍建设,配备充足的装备,确保应急情况出现时,能够招之即来,战则必胜。财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为港口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提供资金保障。
对于救助人员和群众的安全防护,《预案》明确要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助人员在进入事故区域前,必须做好充分防护准备,防止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果未判明有毒有害物质的特性,须做最高等级毒性的设定;进入污染区域时必须佩戴自给式呼吸器和全套防护衣;救助人员撤离现场后,要进行医疗检查和观察。港口突发事件发生后,救助人员要尽快组织现场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如果险情加剧,危及事故现场附近居民,应立即组织疏散。若需要大规模疏散居民,由事发地政府负责,拟定撤离计划,确定撤离路径、备用路线及交通工具、车流量控制、疏散目的地、安全预防措施等事项,及时向公众公开,并抓紧组织实施,确保广大群众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