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看“腾发”如何逆势飞扬

2009-06-25 10:04 性质:转载 作者:莱芜市人民政府 来源:莱芜市人民政府
免责声明:港机网(www.port-m.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全国约一半的起重机制造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而莱芜腾发起重运业有限公司却在寒流中实现了快速发展,自2004年...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全国约一半的起重机制造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而莱芜腾发起重运业有限公司却在寒流中实现了快速发展,自2004年以来,公司在满负荷运转下先后投资2亿元购买了7台机械设备,明年还计划有1亿多元的机械设备投入———看“腾发”如何逆势飞扬
  金融危机尚未触底,全国起重业正遭遇严冬。在这场严峻挑战中,一些企业在生死线边缘苦苦挣扎,莱芜腾发起重运业有限公司却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工作人员常年在上海、海南、广州等地奔波作业,20多台大型设备满负荷运转,企业各项经营指标均保持了高速增长,安装工程遍布全国各省市。
  同样面对寒流冲击,为什么腾发运业能逆势而上?“定位准、投入大、抢占市场制高点,是我们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做大做强的秘笈。”言语中,腾发“当家人”刘振泉浑身洋溢着干事创业的激情。
  1990年,莱钢扩建工程开始,在工地帮忙的刘振泉敏锐地嗅到了市场的气息,他瞅准起重这个空白行当,与人合伙成立了莱芜市钢城区黄庄吊装运输队,开始了第一步艰难的创业。刚开始他们开着小型拖拉机拉砂、拉砖,后来慢慢又干些安装工程。随着业务的拓展,简陋的自制机械渐渐满足不了工程需要。1994年,手头有一定积蓄的刘振泉成立了莱芜腾发起重运业有限公司,进了一批在当时看来很大的8吨全路面起重机,给腾发运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成为服务莱钢的第一家起重运业公司。
  专业机械的购进极大拓展了业务,给腾发的发展注入了第一桶金。但刘振泉创业的心瞄准了大舞台——— 做起重行业的领跑者!专一做大做强吊装运输业,成了刘振泉当时创大业的原动力。
  有了正确的定位后,刘振泉的努力便有了头绪和方向。莱钢的不断扩建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有一些工程刘振泉眼睁睁看着不能干,又产生了一些新想法。小打小闹已不能满足市场要求,他要瞄准“尖”字超越、进军一流高端市场。
  1997年在河北徐水仔细考察后,刘振泉决定购进一台50吨的二手起重机。当时公司资金紧张,刘振泉顶住压力从银行贷款50万,又多方筹措资金25万,买了一台二手起重机开展业务,当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益。
  这坚定了刘振泉以精尖设备抢占市场制高点的信念,自此,腾发运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06年该公司投入3000多万元购买机械,2007年投入6000多万元,2008年投入7000多万元,2009年机械设备投资又追加到1.2亿元,明年还计划有1亿多的投入。以专业高精尖设备为支撑,腾发运业吊装运输业务,特别是超高、超长、超宽特种大型设备的吊装运输已达国内顶尖水平,公司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接手安装的工程遍布全国各省市。
  “2010年,世界上最大的全路面汽车式1200吨起重机将落户腾发运业。全世界也就3台,我这台是欧洲之外的唯一一台,也是世界最大的一台。”指着桌上的两个起重模型,刘振泉颇为感慨地说:“那个大一点的起重模型,就是我们今年刚买的750吨吊重的大家伙,一台就花了7500多万元。那个小一点的,是公司2004年从德国利勃海尔花几百万元买的,当时国内也仅有几台。现在看来,那时的眼界还是低了些。”
  心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多精的机械出多大的活。这是刘振泉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在他看来,只要揣着梦想创业,找准市场努力拼搏,再平凡的人也会演绎出别样的精彩人生。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