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国际矿业巨头16亿美元造船 中国民企拿下全球最大订单

2008-08-06 10:03 性质:转载 来源:中国港口网
免责声明:港机网(www.port-m.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昨日(8月4日)宣布,该公司3日与铁矿石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签订了16亿美元的新造船合同,将为其建造12艘40万...

  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昨日(8月4日)宣布,该公司3日与铁矿石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签订了16亿美元的新造船合同,将为其建造12艘40万吨超大型矿砂运输船(VLOC)。此举也是淡水河谷打造亚洲-巴西专用海上运输舰队计划的一部分。
  计划上市募资20亿美元
  熔盛重工相关负责称,首批船只预计2011年交货,其余订单于2012年交付,这一订单开创了单笔全球最大造船订单新纪录。据了解,40万吨 VLOC是目前世界上订造的最大吨位的VLOC,也将是中国建造的最大吨位船舶。世界最知名的船级社和国际权威认证机构挪威船级社担任此次合约的船检方。
  江苏熔盛重工是中国造船行业最大民营企业,目前其在中国订单规模已跻身前三名。此前,2007年10月,国际著名基金德劭、高盛、新天域资本注入熔盛重工。
  打造巴西-亚洲运输舰队
  船东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商。淡水河谷预计,亚洲是铁矿石需求增长最大的地区。而去年以来,铁矿石海运费不断创出新高,因此,淡水河谷希望用大吨位的船运输铁矿石,以摊薄运输成本。据了解,这是淡水河谷继2008年至2012年期间590亿美金的投资项目以外又一新的投资。
  据淡水河谷在一份声明中透露,该批船的首艘将于2011年交付,整个合同将在2012年履行完成,这批矿石船将被用于巴西至亚洲主要钢铁生产地区的矿石航线。通过该宗交易,宣告淡水河谷不仅是矿石供应商,亦参与矿石供应链下游赚钱的散货运输项目,旨在拓展增长最快市场的物流系统。
  该集团行政总裁阿格尼利曾经披露,船队发展计划是集团下一个战略目标,计划建一支20艘VLOC组成的运输船队,他认为由巴西到亚洲的矿石运价已经到每吨108美元,而淡水河谷完全有能力经营运费高企的运输项目,与其由其它人赚,不如自己来赚这笔可观的收入。
  该集团已经透过日本的银行融资100亿美元、为造船做好准备,较早前,该集团与香港环球船务代理(BW)签订一项为期25年运输合同,为此BW在渤海重工订造6艘VLOC船,其中4艘配载38万载重吨。
  巴西淡水河谷分管物流的执行董事Eduardo Bartolomeo表示,由于巴西到中国的运距比澳洲到中国的运距长3倍,淡水河谷此次大规模订造船主要是为了弥补这一劣势。他进一步透露,除此次投入的16亿美金,2008年至2012年期间,巴西淡水河谷还计划投资120美元用于物流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建造港口、打造船队等。他说,“作为船东,在签订此次船只订单前,亦考虑过巴西和韩国的船厂,但权衡再三,最终依旧选择中国的熔盛重工,原因之一就是坚信未来5年世界船市主要的增长将出现在亚洲,主要就在中国。”
  熔盛重工持订单金额93亿美元
  作为江苏民营造船企业──南通如皋的熔盛重工集团,在开工建厂至今不足3年的时间里,目前已与20多家船东签订了造船合同,且已成功进入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海洋工程四个领域,其中苏伊士型原油轮承接量全球第一,占全球总份额的27%。
  熔盛重工目前手持订单金额在93亿美元,落实造船订单是79艘,1800万载重吨。有合作意向船舶是20艘。目前,挪威前线航运与金海洋航运公司国际著名的航商,都在该公司订造船舶。
  熔盛重工总裁陈强表示,公司计划在3年内将造船能力提升超过4倍,至800万载重吨,公司的产品包括40万载重吨的散货船以及10万载重吨、用于运输铁矿石的海岬型船。在今后几年,熔盛每年交船总量将达到60艘以上。由于各方对当下全球铁矿石运输成本急剧上升不无担忧,继而对此次双方签署大规模订单表示困惑。他还表示:“铁矿石运价的影响是短期行为,此批船只要到2012年才投入运营,瞄准的是长远的行情,因此,对我们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陈强表示,随着与巴西淡水河谷签下价值16亿元的订单,熔盛重工的手持订单量由此进入全国前三名。目前公司手持订单金额已经达到80亿美元,并且正与多家船东接触,预计很快有望达到100亿美元的规模。

相关资料:
  熔盛重工背景
  公开资料显示,熔盛重工由上海阳光投资集团组建,是以海洋装备制造为主营业务的大型工业企业集团,江苏省“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值得一提的是,阳光投资集团仅在上海就开发了不少于200万平方米的楼盘,近来房地产行业有些 “风声鹤唳”,造船业却红火有加。
  上海阳光投资集团总裁、江苏熔盛的实际控制人张志熔,年仅36岁,出生于江苏如皋,松江建筑工程学校毕业,19岁时怀揣打工挣来的3万元开始创业。1994年,他在上海房地产处于低潮时创办了一家建筑工程公司,集资开发了60多万平方米商品房,随后,他开始涉足杀虫剂、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等行业,都取得不俗的成绩。他曾是全国工商联最年轻的委员,在《福布斯》2001年中国内地100富豪榜中排名第76名。
  熔盛重工总裁陈强向记者介绍,公司3年前才成立,目前高管都来自大型造船厂,公司已与20多家船东签订了造船合同。
  今年上半年,由于航运市场波动,国际造船市场行情也出现了回调,国际造船市场成交总量出现下降。公司为了抵御风险,在产品的结构调整上也开始下工夫,此前公司主要建造散货船和油轮,目前公司研发的产品已包括散货船、油轮、集装箱船、海洋工程四大系列,而每一系列中都提供给客户多元化的选择。

相关新闻:
  熔盛重工最快年底上市
  国内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陈强透露,公司继去年11月引入高盛和国际著名基金德劭为战略投资者后,目前正在积极筹划上市。公司计划最快将于今年年底实现IPO募资约20亿美元,上市地点将在上海、纽约、新加坡和香港中选择。
  集团董事长陈强昨天在接受彭博电话采访时表示,他们已经做好必要的准备,只要市场情况合适就会实施,首发是公司的长期计划,不过没有透露具体的上市地点。目前高盛正在帮助熔盛重工上市事宜。但对于具体的发行数量以及时间目前不方便透露。
  陈强透露,2007年10月,德劭、高盛入股熔盛重工,获得了后者20%的股份,两大战略投资者的加入也为公司走向资本市场提供了经验。
  自2005 年成立以来,熔盛重工仅用了3年时间就成为国内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其发展也折射出国内造船业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中国船舶工业市场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占世界市场份额首次高达22.20%;我国新接船舶订单超过1亿载重吨,已占当年世界份额的43%,位居世界第一;手持船舶订单为1.737亿载重吨,占世界份额的34.64%,位居世界第二,超过了日本、欧洲及其他国家的合计份额。我国船舶工业已牢牢占领了世界主流船舶市场,形成了中、日、韩三足鼎立的世界造船竞争格局。
  而中国造船业的崛起也给业内众多民营企业带来了机遇。国内另外两家大型民营造船企业江苏扬子江船业(控股)公司和江苏东方重工有限公司已分别于去年4月和去年12月在新加坡上市。而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也曾表示,将于今年年内实现上市。

相关访谈:
  陈惠娟:熔盛的崛起是抢抓机遇的典范
  3日下午,在熔盛重工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12艘40万吨超大型矿砂运输船成功签约后,如皋市委书记陈惠娟就如皋市目前船舶工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接受了《中国船舶报》记者专访。
  陈惠娟认为,目前是造船业高度景气的时期,我市抢抓了这一有利时机,大力发展造船业,引进熔盛就是我们抢抓机遇的一个成功典范;同样,熔盛之所以能够争取到全球船舶单笔最大订单,也是其苦练内功,抢机遇、谋发展的结果。她介绍说,于2005年10月28日开工建厂的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海洋装备制造为主的大型工业企业集团,是江苏省“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00亿人民币。目前公司已成功进入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海洋工程四个领域,手持订单合同金额约76亿美金,其中苏伊士型原油轮承接量全球第一。在开工建厂至今不足3年的时间里,熔盛重工发展速度惊人,2008年2月28日公司首制船成功交付,创造了自开工建厂到首制船交付仅用28个月的惊人记录。
  陈惠娟说,“解放思想抢机遇,乘势而上勇争先”是刚刚召开的如皋市委十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的主题,一个“抢”字,道出了一座城市、一个企业、一个人在面临发展机遇时应有的一种态度。面对这样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如皋市规划了10平方公里作为船舶机电配套产业园区,在熔盛重工龙头的带动下,大力打造具有综合优势的船舶产业基地。目前区内基础设施已配套完善,一类开放口岸今年将全面开放,相关的物流、保税仓库等功能配套设施已基本建成到位,以船舶设计为主的服务外包项目正全面推进。她表示,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市船舶产业,就要依托熔盛重工这一龙头企业,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引进一些国际高端船用配套企业,合力打造“中国船舶产业第一城”;同时要进一步加大与哈工大、上海交大、江苏科技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名校的产学研合作力度,一方面把这些学校的科研成果在熔盛重工进行转化,另一方面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引进高端人才,研发新产品,同时把熔盛重工的员工送入大学进行再培训,提升全员素质,为带动整个船舶产业带做大做强,为中国打造成世界级造船大国、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