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集装箱 > 正文

集装箱运粮 太仓市粮食部门破解"北粮南运"难题

2008-05-07 15:09 性质:转载 来源:太仓电台
免责声明:港机网(www.port-m.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中新苏州网5月7日电:五一前夕,正在太仓市粮油批发交易市场做东北大米生意的安徽籍定远个体粮食经营户王明增盘算着,等待满载东北大米...
  中新苏州网5月7日电:五一前夕,正在太仓市粮油批发交易市场做东北大米生意的安徽籍定远个体粮食经营户王明增盘算着,等待满载东北大米的集装箱运抵市场,抓紧做好节后的一笔东北大米订单。他说:集装箱明天到,本来是今天到的船期延误了。估计20箱左右,陆续地来,那也定货加工,循环地走。
  这位王老板所说等的船期,就是指太仓港开通运输东北大米的集装箱海运船舶。与原来调运东北大米的方法不同,太仓港推出的“集装箱海运”粮食航线,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了市场各方的好评。它不仅打破了太仓、苏南乃至江苏全省各地大米散货运输的常规,拉开了利用集装箱海运实现“北粮南运”的帷幕。
  以往粮油运输都以铁路、公路为主,水运也只以散装为主。但是,由于铁路运力紧张,手续麻烦,时间较长,频繁转驳,粮食损耗也大,使得原本低廉的成本大幅上扬,还有许多市场的“潜规则”,因此铁路运输成为制约“北粮南运”的瓶颈。
  去年以来,太仓在开展为太仓港发展建功立业的活动中,市粮食部门结合运粮储粮,创新工作思路,提出发展粮食市场,确保粮食安全,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于是通过走访调查,发现目前太仓临江滨海,粮食物流大有文章可做。太仓港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能够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为提升老百姓生活质量造福。
  于是集装箱海运粮食的动议应运而生。这个具有运输价格低、货物质量保证、交货时间及时等优点的方法,不仅能够做大做优粮食交易市场,形成市场核心竞争力,还能够扩大周边辐射面,对接下游的粮油市场产业链。在谈到发展集装箱海运粮食时,太仓市粮油批发交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祖荫说:“今年真正体现的是太仓港的这个优势。对太仓的好处就是粮食量增加了,第一个是大米新鲜,第二个是价格,没有经过中间环节,直接从米厂到我们粮油批发市场。
  对集装箱海运航线,直接受益的是那些进入市场的个体经销商。对他们来说,减少了环节,节省了成本,确保了粮食质量与安全。王明增感触最深:太仓港开通集装箱海运之后,便于我们运输,也给我们市场带来了不少方便,比如说过去都是昆山火车、汽车运到这边,现在这海运开通以后是直接到的,从运输上面费用也少了。又快,方便,太仓港起到很大的作用。
  与前来太仓粮油批发交易市场内经营粮油产品的个体工商户一样,这位来自安徽的王老板,在太仓做了三年多的粮食批发生意,是市场开业后首批进入的批发商。主要经营杂交米、东北米和苏北米,去年销售量达一万五六千吨。其中东北大米约占一半。今年开通了集装箱海运航线后,他的东北大米生意越做越兴隆。头四个月粮食批发量同比去年增了2倍还多。像王老板这样的个体粮油批发户,在太仓粮油批发交易市场共有40余户。98%以上是外地人。
  地处江海交汇的太仓,坐拥长江经济带和沿海开放带的天然良港。太仓,曾因2400多年前吴王在此设立粮仓而得名,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金太仓”,又因明代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由此起锚而传世,太仓独特的区位优势令世人瞩目。昔日“皇帝的粮仓”,今朝将呈现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景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太仓粮食也从“主产区”向“主销区”转变,太仓本土的粮食,除了用于国家储备粮外,剩余能流入市场的不多。老百姓对粮食的消费要求越来越高,不仅米质好,口感好,还要富营养,无公害,绿色生态。2004年,太仓市政府出台实事工程,决定在新浏河与204国道交叉口,建立粮油批发交易市场。该市场总投入1.5亿元,拥有交易、仓储、质检、码头、综合服务等6个区域,市场集粮油饲商品批发、零售、中转、储存、质量检验、信息服务等于一体,是太仓最大的粮油专业交易场所和粮油商品物流中心,被誉为居民口粮供应的安全“蓄水池”,平抑粮食市场价格的“稳定器”。还成为辐射临沪地区重要的粮油商品集散地之一。去年该市场实现批发粮油8.57万吨。其中近50%的粮食销往上海、苏州、昆山、常熟等地。
  为了有效破解“北粮南运”的难题,太仓市粮食部门大胆探索,反复比较,最终选择太仓港集装箱运粮。2月中旬,太仓元鑫粮油批发经营部首开“集装箱海运”第一单:由辽宁营口港装载116吨大米的4个集装箱,经过海上运输达到太仓港,卸载后直接运到交易市场。这种“门对门”的服务形态,受到个体经营户的拍手称快。到目前,太仓粮油市场与辽宁营口、锦州、大连等港口开设“集装箱海运粮食”绿色通道,确保粮食运输的及时与安全。今年第一季度,该市场集装箱海运粮食30个标箱840吨。开辟了太仓港集装箱运粮新途径。
  同样尝到集装箱运粮甜头的毕胜利,今年35岁。专做东北大米生意,有七八个品种,普通的,中高档的,每个月的批发量三四百吨。太仓港开通集装箱海运航线后,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他对记者说:海运过来最方便,因为它是直接从太仓港海运到我们粮油市场,如果用火车运到上海,然后用短途运输到昆山,费用就高了,海运是最方便的。
  开业才三年多的太仓粮油市场,通过招商引资,人本管理,初具规模。去年该市场名列苏州粮食市场综合管理考核第一。王明增说:市场把细节方面帮我们考虑得很周到,之前的分析市场行情啊,都帮我们分析,讲货车什么地方见,哪里价格便宜,进什么货好卖,资金不够,帮我们解决资金问题。便于我们发展。
  在太仓,像毕胜利、王明增那样做粮食生意的搭上了集装箱海运的新航线,包括东北大米在内粮油商品不仅销往太仓城乡,还辐射上海、苏州等周边地区。聪明睿智的太仓人,用科学发展的战略眼光破解“北粮南运”的难题,并引发了一场粮食运输革命。太仓港开发的集装箱运粮,让原本去上海、苏州、昆山拉粮食的经营户们,都集中到太仓港来运粮食、储大米,太仓逐渐成为长三角地区粮油的中转站和集散地。
  今年太仓粮油市场任重道远,瞄准着太仓港集装箱海运粮食5000个标箱。放眼今日太仓,稻米清香,鱼米之乡。这里将无愧于新世纪新时代再现的“天下粮仓”。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