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徐工集团20年基业长青下一步 奋斗奔向世界级

2009-07-31 10:09 性质:转载 作者:搜狐财经 来源:搜狐财经
免责声明:港机网(www.port-m.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三、公司战略转型快速推进

  从2007年开始,徐工经一年多的诊断、咨询、调整、架构,徐工集团管控体系和整体平台建设已取得明显进展。

  2008年公司突破了困绕企业多年的改制瓶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确立了国有控股、打造自主品牌、构建新的上市融资发展平台的路径。本次整体上市计划启动于2008年6月,是根据徐工集团发展的战略要求,为大力推进徐工集团改革改制,充分体现国有资产的资本市场价值,提高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保护投资者利益,将徐工机械所属的徐工重型以及其他工程机械核心业务、优质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徐州工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徐工科技),实现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核心业务的整体上市,通过业务和资产的整合以及管理流程的再造,提升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而实现徐工集团做强做大、带动徐州市工程机械和专用车辆快速发展的战略目标。 为配合本次整体上市工作,公司聘请了资深的财务顾问、律师和审计、评估机构,经过大量复杂、精心的前期准备工作,重组方案于2008年9月份正式对外公告,2009年2月份获得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的有条件审核通过。2009年6月23日,徐工集团资产重组上市工作得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的批准,这标志着徐工集团成功搭建了一个资本市场平台。

  本次整体上市,徐工机械用下属徐工重型以及其他工程机械核心业务、优质资产认购徐工科技非公开定向发行的322,357,031股股份。认购后,徐工机械合计持有徐工科技507,208,973 股股份,占徐工科技总股本的58.47%。证监会在核准徐工科技定向增发的同时也豁免了徐工机械的要约收购义务。

  徐工机械整体上市获得批准后,公司正在按照既定的工作计划进行相关资产权属关系的变更和相应的调整。通过徐工科技定向增发,实现徐工机械整体上市是徐工集团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徐工集团将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加快做强做大的发展步伐,实现2015年1000亿的战略发展目标。

  2008年,徐工在完成战略管控体系论证、职能流程细化设计的基础上,徐工新成立了采购部、信息化与管理部、市场部,海外事务部、物流公司正在加紧筹建当中。在强化公司已有的战略、审计、运行控制、人力资源职能,调整重构研发和自主创新职能的同时,还相继推进了进口物资集中采购、财务集中管控、信息化统一规划建设等职能集中,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出口业务集中统一管理等工作也已全面启动。2008年徐工进口物资集中采购规模达16.5亿元;在年初原材料大幅涨价的情况下,有28家供应商降低了供货价格;24家供应商改变了付款方式,节约资金占用5000万元,并提升了徐工整体议价和紧缺配套件的采购能力。

  徐工集团信息化工程(“4321”工程)项目经过5个月的实施,2009年7月8日成功上线。徐工“4321工程”即核心内容涵盖4大业务领域、3家核心企业,实现管理、信息2轮驱动和1个目标。项目于2009年2月2日正式启动,经过短短的5个月时间,圆满完成了集团本部和下属最大分公司──重型机械公司的实施和系统切换任务,实施范围涵盖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资金和预算管理,采购管理、物流库存,销售管理、生产管理、产品数据管理PLM,数据仓库以及企业门户在内的多项主要业务功能的实施和上线。此次覆盖集团上下的全价值链解决方案将帮助徐工实现企业的管理思想由目标管理转向企业价值链的管理,使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与组织管理活动,都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与价值链增值展开,为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树立了新的管理标杆。

  四、技术改造和产业布局不断加快

  近年来,徐工不仅关注制造能力的提高,更加关注制造工艺水平的提升,投资项目更具前瞻性,投资项目实施快,进度快,效能高,技术改造进入快速实施阶段。近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近20亿元,是徐工成立以来投资强度最大的时期,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和更新高精尖设备,不仅提高了整体制造能力,同时产品制造工艺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升,确保生产出有竞争力的、高水平的整机和零部件产品。。特别是“十一五”期间规划的重点技改项目2007年均加快了实施进度,全年在建投资项目16项,实际完成投资6.5亿元,同比增长15.7%,体现出投资强度大、进展速度快、项目效益好的特点。2008年投资近2.1亿元用于起重机、履带吊、混凝土泵车、高空消防车四大产品规模化技术改造,不仅满足了市场对大吨位轮式起重机资源的紧张需求,而且使混凝土机械拥有了从研发到结构件等关键件生产,从装配到调试检验的独立制造体系,同时也为履带吊快速抢占市场,做到国内第一,作好了重要准备。徐工科技投资建设金山桥开发区新厂区,使资源进一步整合,配套结构更加优化,一体化管理和核心制造能力更加突出,将生产出有竞争力的、高水平的整机和零部件产品。2008年徐工在建投资项目18项,实际完成投资10.24亿元,同比增长57%,完成年度预算计划的128.9%。固定资产投资4.9亿元的履带吊金山桥厂区和固定资产投资近1亿元的随车起重机新厂区,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突破了履带吊、随车吊产能瓶颈,形成了履带吊、泵车和随车吊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新模式。

  2007年徐工重庆公司去年6月在祖国的大西南首次完成异地建厂,装载机等产品已经批量投放市场,为徐工拓展西部市场发展布下了一颗重要的棋子,迈出了战略性的一步。

  2008年7月,徐工多年的重卡战略构想终于变成现实,徐工以1.7亿元受让春兰汽车60%的股权,正式进入重卡领域。南京徐工汽车公司加快了国Ⅲ产品的切换,已有25个型号的国Ⅲ产品通过国家目录公告,还有部分型号即将通过公告;宽体驾驶室系列车型正在全力开发,为随车起重机的底盘配套已经开始试装;营销、服务和质量管理三个体系加快完善,已全面恢复生产并形成销售。

  2008年徐工以收购外部资产的方式,快速形成了挖掘机公司制造能力和研发能力的基础,新组建的挖掘机公司,正全力推进徐工自主品牌、具有先进水平的大、中、小全系列液压挖掘机的研制。

  2008年10月,徐工租赁公司通过国家审核,正式成为融资租赁试点企业;公司还与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江苏银行就共同出资组建金融租赁公司达成协议,目前正全力推进筹建工作,为进一步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成为工程机械租赁标杆性企业铺平了道路。

  徐工还继续加大了基础零部件技改投资的力度,工程机械变速箱、驱动桥、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2008年,以高铁施工设备为主的徐工“铁路一号工程”项目集团通过论证决策,2009年开始全面推进,年内出样机并投放市场。徐工风电设备、物流等新的产业正在加紧研究和探索,这些都必将成为公司千亿产业框架的重要支撑。

  五、合资和零部件企业快速发展

  徐工是一个开放型的企业,企业内部既有国有企业,也有合资企业。徐工吸引了世界工程机械行业著名的卡特彼勒、利勃海尔、克鲁伯、美驰等13家美国、德国、日本的国际化大公司,与徐工合资建立了企业。

  “徐工集团的优势不仅仅在于它的整体规模,最有竞争力的是它有较完善的基础零部件配套体系,这是国内其它企业所不具备的。”这是前不久一位工程机械行业内企业负责人的感言。

  徐工集团经过19年的发展,其日趋完善的基础零部件配套体系在行业内的优势日益凸显,为行业所瞩目。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国际工程机械制造业大国,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基础零部件水平差距较大。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如液压元器件、发动机、传动系统、控制元器件等大多依赖进口,工程机械主机中零部件进口成本占制造成本的40%以上,行业接近70%的利润被进口零部件吃掉。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