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07年2月份港口基本生产情况评述

转载 2008-06-30 16:30 交通运输部 来源:交通运输部

  2月份全国港口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主要统计指标运行良好,总体呈现如下特点:

  一、港口吞吐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3.79亿吨,同比增长21.4%,其中:外贸完成1.34亿吨,增长23.8%。1-2份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8亿吨,增长21%。其中:外贸完成2.8亿吨,增长19%。
  2月份春节长假,但受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影响,港口吞吐量仍保持较高水平,沿海港口、内河港口增速分别较1月份加快2、3个百分点,特别是外贸吞吐量强劲反弹,增速达到23.8%。秦皇岛、天津、青岛、大连、日照、营口等港口在能源煤炭、铁矿石、集装箱等主要货种领涨下,增幅超过20%,秦皇岛增幅高达39%。

 

  二、集装箱吞吐量淡季不淡,增长加快

 

  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763TEU,同比增长41.2%,1-2月累计完成1605万TEU,增长30.2%。
  1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额达1573.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5%。2月份虽然处于春节长假,但受益于我国外贸持续高增长,各港口、口岸货源充足,特别对欧美出口强劲,2月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四成,创历史增幅新高。前2个月,沿海港口完成1487万TEU,同比增长29.1%,内河港口完成117万TEU,同比增长45.9%。去年集装箱吞吐量前十名港口仍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其中:上海港、天津港、青岛港、大连港等主要港口增幅在30%左右,而广州、宁波-舟山港增幅更达到50%以上。由于去年2月份集装箱吞吐量滑落较大,基数偏小,淡季特征明显,而今年却出现淡季不淡的好兆头,故增幅明显放大,其增幅比1月几乎翻番,是历史上未曾有过的。
  受国家外贸强劲发展势头影响,近期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仍将高位运行。

 

  三、库存上升,煤炭发运量增长渐趋平稳

 

  2月份,全国主要港口煤炭发运3435万吨,同比增长18.9%,其中:内贸3064万吨,增长31%。外贸371万吨,下降32.6%。1-2月累计发运煤炭7430万吨,增长22.4%。
  2月份,港口煤炭发运仍处于较高水平,但内、外煤炭分化进一步加剧。内贸煤炭虽受前段时间储备,以及春节长假影响,需求量较1月稍有下降,但仍然较大,其增幅超过30%,是近几年少有的。而外贸煤炭受国家限制资源出口政策影响,下降幅度加速。随着天气转暖,国内煤炭需求紧张势头有所缓和,2月中旬港口及各大电厂库存开始恢复性上升。华东、华南沿海各大电厂煤炭耗量逐渐下降、库存上升,煤炭可用天数分别提高到13天和20天以上。28日,秦皇岛港存煤炭530万吨,较上月底增加106万吨,增长25%,煤炭资源偏紧的局面有所缓解。
  从3月开始到夏季来临,国内煤炭需求将进入相对平稳期,此期间港口煤炭发运将保持平稳增长。

 

  四、外贸进口铁矿石量平稳增长

 

  2月份,外贸进口铁矿石完成2970万吨,同比增长9%,1-2月累计完成6170万吨,增长6.8%。
  1月份我国粗钢产量为3839.8万吨,同比增幅达到27.3%,远高于2006年全年18.5%的增幅,故铁矿石需求旺盛,以及4月份国际铁矿石开始涨价,各钢铁企业加大进口量,故2月份外贸进口铁矿石依然十分强劲,特别是春节过后到港矿船增加明显。2月份铁矿石日均进口量略高于1月份,创历史新高。其中,青岛、日照两大铁矿石进口港口均超过500万吨,分别达到510万吨、504万吨。其他北方港口如大连、烟台、连云港增幅也较大,但南方港口增幅相对较少。由于去年上半年受铁矿石价格上涨预期因素影响,非理性进口量较大,基数偏大,所以今年增幅显得较平稳。
  由于4月份将执行新的铁矿石涨价合同,3月份可能会出现铁矿石进口高峰。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