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份港口基本生产情况评述
转载 2008-06-30 16:36 交通运输部 来源:交通运输部一季度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1.1%,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3.3%,在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形势下,4月份全国港口生产平稳增长,主要统计指标运行良好,总体呈现如下特点:
一、港口货物吞吐量平稳增长
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4.3亿吨,同比增长10.6%,其中:外贸完成1.5亿吨,增长11.4%。1-4份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16.5亿吨,增长15.1%。其中:外贸完成5.7亿吨,增长15.7%。
受投资、外贸及消费三大因素的高增长推动,4月份港口货物吞吐量在去年高增长的基础上平稳增长,虽然本月吞吐量是今年来的最高点,但增速较一季度的16.7%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占货物吞吐量近六成的煤炭、金属矿石、石油、矿建材料四大货种,年初的高增长势头开始减缓。外贸吞吐量虽然也出现回落,但增幅仍然高出平均水平,特别是钢铁、机电、轻工等出口增长较快。
预计港口货物吞吐量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前十二名
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914TEU,同比增长21.1%,1-4月累计完成3366万TEU,增长24.3%。
海关统计显示,4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1780.2亿美元,增长24.2%。其中,出口974.5亿美元,增长26.8%。经过3月份生产恢复性上升,本月集装箱吞吐量进入上升通道。货主对班轮公司拟上调欧洲、地中海、北美等热点航线运价预期,赶在5月1日前出货意愿强烈,导致货源猛增,本月集装箱吞吐量突破900万标箱,创历史新高。一些大型干线港高增长势头不减,特别是上海港一季度成为世界第二大集装箱港口后,本月继续保持近30%的高增长,将达到220万标箱。宁波、广州、青岛继续保持近30-40%的高增长。全国主要港口在保持集装箱吞吐量高增长的同时,增速较一季度小幅回落。
预计集装箱吞吐量依然保持高增长势头,但增速趋缓。
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十二名
4月份,全国主要港口煤炭发运3587万吨,同比增长7%,其中:内贸3246万吨,增长16.1%。外贸341万吨,下降41.6%。1-4月累计发运煤炭14677万吨,增长15.2%。
受国内煤炭需求平淡,以及外贸出口大幅减少影响,4月份主要港口煤炭发运增长率首次跌破十位数,增速较上月减少3个百分点。4月份,南方天气温和,居民用电平稳,雨水较多水电上升,火电相对减少,社会对煤炭需求平淡,本月内贸煤炭发运增速比一季度的26.4%大幅下降。4月底,秦皇岛煤炭港存接近600万吨,华东、华南沿海各大电厂煤炭库存均保持在10天以上合理区位,船舶运力平衡,装卸港作业正常,“南煤北运”大通道顺畅。外贸煤炭受国家政策及国际价格影响,下降幅度进一步扩大。
随着天气逐渐升温,煤炭需求将逐渐放大。但外贸煤炭受国家政策影响,将继续减少。
四、外贸进口铁矿石量保持小幅增长
4月份,外贸进口铁矿石完成2894万吨,同比增长3%,1-4月累计完成12503万吨,增长7.9%。
今年一季度我国粗钢产量高达7779万吨,同比增长23.8%,占世界粗钢产量的比重达到了29%。随着钢产量的不断攀升,铁矿石进口也持续旺盛,其进口量已占到整个港口外贸进口量的近四成。受上月澳大利亚风暴影响,本月中旬船舶到港相对较少,青岛、日照、两港进口量均较上月下降,下旬到港密度才开始加大。本月虽然进口增幅明显回落,但总体量仍处于较高水平。
4月份已开始执行新的铁矿石合同,价格因素减弱,预计进口铁矿石保持小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