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港口生产简况
转载 2008-06-30 16:54 交通运输部 来源:交通运输部 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5%,较上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受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及宏观调控影响,10月份全国港口生产继续高位调整,统计指标运行平稳,总体呈现如下特点:
一、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继续放缓。
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以下简称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4.4亿吨,同比增长9.2%,其中:外贸完成1.5亿吨,增长7.6%。1-10月份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43.5吨,增长14.9%。其中:外贸完成14.9亿吨,增长13.7%。
10月份港口货物吞吐量虽然仍处于高位,但环比下降了4.1个百分点,为今年来最低增幅。这是自8月来连续第三个月下降,外贸货物吞吐量下降幅度尤其明显。其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是需求上升期,港口吞吐量处于全年最高点,基数较高。而今年下半年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需求相对平稳,“一增一平”增长幅度收窄。下降的主要货种及流向为;钢铁出口、煤炭进口、矿建材料出口、外贸集装箱以及内贸煤炭。上述下调的货种主要是受国家宏观调控效应影响,应该被视为积极正面的。
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环比上涨0.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反弹将使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强,抑制能源、工业原材料需求过快增长,港口吞吐量将保持稳步增长,预计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幅为13-14%。
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前十三名
单位:万吨
名 次 |
港 口 |
1-10月 |
同期比% |
10月份 |
同期比% |
1 |
上海 |
40742 |
104.5 |
4080 |
102.8 |
2 |
宁波-舟山 |
39495 |
113.6 |
4134 |
110.2 |
3 |
广州 |
28138 |
113.7 |
2898 |
111.7 |
4 |
天津 |
26671 |
122.8 |
2621 |
122.4 |
5 |
青岛 |
22190 |
118.5 |
2187 |
108.8 |
6 |
秦皇岛 |
20606 |
124.5 |
2035 |
106.3 |
7 |
大连 |
18120 |
113.3 |
1867 |
95.4 |
8 |
深圳 |
16065 |
111 |
1752 |
110.3 |
9 |
苏州 |
14745 |
116.2 |
1498 |
111.5 |
10 |
日照 |
11025 |
118.8 |
1019 |
105.8 |
11 |
营口 |
10766 |
132.2 |
951 |
114.9 |
12 |
南通 |
10230 |
113.6 |
1010 |
109.7 |
13 |
南京 |
9072 |
111.5 |
905 |
99.2 |
二、受外贸新政影响,集装箱吞吐量高位平稳回落。
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986万TEU,同比增长17.4%。1-10月累计完成9209万TEU,同比增长22.2%。
今年1-10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759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5%。受国家外贸快速增长影响,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高位运行,1-10月份突破9000万箱,已超过去年的总量。但由于国家7月1日出台出口退税新政,高速增长的集装箱运输自下半年开始出现平稳回落,10月份环比增幅下降2.9个百分点,为今年来次低点。10月份是圣诞货物出口旺季,但今年受美国次贷金融动荡波及,旺季持续时间较短,十月就渐入尾声,与去年同期的火爆场面反差较大。10月份部分主要集装箱港口仍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上海港已突破2000万TEU,继续遥遥领先其他各港,宁波-舟山港、广州港继续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长,连云港港以73%的高增长,向前晋级一位。
随着国家出口退税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以及全球经济已出现放缓迹象,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从高位逐渐回落。
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十名
单位:万TEU
名 次 |
港 口 |
1-10月 |
同期比% |
10月份 |
同期比% |
1 |
上海 |
2160 |
120.8 |
225 |
117.8 |
2 |
深圳 |
1691 |
111.3 |
189.6 |
109.0 |
3 |
青岛 |
784 |
123.7 |
83 |
118.9 |
4 |
宁波-舟山 |
780 |
133.7 |
82.5 |
124.6 |
5 |
广州 |
762 |
140 |
80 |
127.0 |
6 |
天津 |
585 |
120.3 |
62.1 |
118.7 |
7 |
厦门 |
376 |
117.1 |
37.9 |
118.4 |
8 |
大连 |
307 |
116.5 |
34 |
114.9 |
9 |
连云港 |
155 |
148.6 |
22.5 |
173.1 |
10 |
苏州 |
153 |
158.4 |
17.6 |
140.8 |
三、需求高涨,铁矿石进口量反弹。
10月份,外贸进口铁矿石完成3180万吨,同比增长13.7%,1-10月累计完成3.2亿吨,增长12.5%。
尽管国际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涨,海上运费价格几近矿石本身价格的两倍,但由于国内外钢材需求高涨,我国粗钢产量继续高位运行。9月份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3.4%达到4153万吨,日均138万吨,为今年来次高单月量。据9月份国际钢协数据显示:中国粗钢产量占世界总量37%,占增量的78%。在钢铁高产能,国产矿石资源增长缓慢双重压力下,对外贸铁矿石进口量依存度较大。特别是近几个月,受明年国际铁矿石价格涨价预期影响,钢铁企业加大进口储备,港口铁矿石进口量出现反弹,港口存量也处于较高水平。
在下一个财政年度铁矿石价格确定之前,我国的铁矿石进口仍可能维持较高水平,但增长幅度可望在15%以下,远小于去年20%以上水平。
四、天气转凉,港口煤炭发运量下滑
10月份,全国主要港口煤炭发运3891万吨,同比增长11.4%,其中:内贸3468万吨,增长15.7%;外贸423万吨,下降14.6%。1-10月累计发运煤炭3.9亿吨,增长15.7%,其中内贸3.4亿吨,增长21.8%;外贸4465万吨,下降17%。
10月份港口煤炭日均发运125.8万吨,较上月的132.3万吨少发运6.5万吨,全月总共少运201万吨,增幅也下降到今年最低点,量和增幅已连续三个月递减。10月份煤炭下水量下降,除南方天气转凉,电厂发电和耗煤减少,国内煤炭需求有所下降外。北方坏天气增多,影响煤炭装船也是一大原因。特别在10月下旬,秦皇岛港连续三天的大雾天气,使得大量船舶在港外抛锚,无法进港作业,严重影响了煤炭发运进度,煤炭港存也推高到创纪录的690万吨。虽然南方煤炭调进量有所减少,但由于前期库存较充裕,10月底主要电厂库存煤炭分别为13天和15天,仍处于正常区位。进口煤炭因国际价格上涨及海运价格高企,已呈现逐月递减态势,而外贸煤炭出口每月基本保持在420万吨左右,走势平稳。
进入冬季,取暖及冬储用煤需求扩大,以及明年煤炭价格上升预期,电厂将加大煤炭调进力度,港口煤炭发运量将有所上升。预计全年煤炭发运量增幅将达到15%左右,较去年有较大增幅。
以上数据来自交通部水运司、综合规划司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