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11月份港口生产简况

转载 2008-06-30 16:55 交通运输部 来源:交通运输部

  鉴于国民经济增长偏快并向过热发展的影响,国家近期加强了宏观调控力度,本月港口生产继续高位调整,总体呈现如下特点:
  一、港口货物吞吐量小幅回升。
  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4.5亿吨,同比增长12.3%,其中:外贸完成1.5亿吨,增长10.6%。1-11月份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48亿吨,增长14.7%。其中:外贸完成16.4亿吨,增长13.5%。
  受铁矿石、原油等大宗货物吞吐量增加影响,11月份港口吞吐量环比增速较上月增加2.3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三个月下降局面,但仍处于今年次低增幅。特别是外贸吞吐量增幅下降明显。受国家限制部分商品出口新政影响,从8月份开始外贸货物吞吐量累计增幅递减,增幅还小于货物吞吐量平均增幅,改变了多年来外贸增幅大于内贸增幅的传统格局。主要体现在外贸煤炭进口、钢材出口下降幅度较大,以及集装箱吞吐量增速下降。
  预计今年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达到52.5亿吨,同比增长14.1%左右,环比增幅减少2.7个百分点。

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前十三名
                                            单位:万吨

名 次

港 口

1-11月

同期比%

11月份

同期比%

1

上海

44857

104.5

4130

104.9

2

宁波-舟山

43718

114

4233

118.2

3

广州

31091

113.1

2951

108.2

4

天津

29156

122.7

2475

120.7

5

青岛

24366

117.5

2176

108.5

6

秦皇岛

22677

122.8

2071

108.1

7

大连

20300

112.2

2180

104.1

8

深圳

17810

111.5

1719

113.8

9

苏州

16335

116.7

1491

114.3

10

日照

12062

118.5

1037

114.8

11

营口

11694

131

928

118.1

12

南通

11287

113.1

1050

113.3

13

南京

9938

108.9

900

91.1

  二、1-11月份集装箱吞吐量超亿箱
  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989万TEU,环比略增0.2%,同比增长17.3%。1-11月累计完成1.02亿TEU,同比增长21.7%。
  今年1-1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9690.9亿美元,接近2万亿美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长23.6%,增速比前10个月提高了0.1个百分点。随着国家外贸出口新政效应逐步显现,以及美国次贷金融危机波及,我国外贸高增长势头趋向平稳。第四季度是传统的集装箱运输旺季,但今年没有形成出口高峰,较去年逊色,这是近三个月来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尽管如此,但由于基数较高,近三个月集装箱吞吐量仍能保持在980-1020万TEU历史最高水平。继10月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过去年总量后,1-11月突破1亿TEU,提前3年完成了2010年目标,我国集装箱吞吐量将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
  预计今年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12亿TEU,同比增长21.7%,环比增幅下降1.9个百分点。

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十名
                                     单位:万TEU

名 次

港 口

1-11月

同期比%

11月份

同期比%

1

上海

2385

120.5

225

117.4

2

深圳

1881

111.7

189.5

115.2

3

青岛

864

122.8

80.7

115.1

4

宁波-舟山

859

132.1

79.1

117.9

5

广州

838.8

137.8

78.5

121.3

6

天津

648.5

120.3

63.8

120.8

7

厦门

419.8

115.4

41

97.6

8

大连

346.9

118.4

39.7

135.0

9

连云港

176.7

150.8

23

176.9

10

苏州

170

155.2

18.1

135.1

  三、进口铁矿石量强劲反弹。
  11月份,外贸进口铁矿石完成3498万吨,同比增长19.9%,1-11月累计完成3.59亿吨,增长13.6%。10月份我国粗钢产量4292万吨,接近4300万吨,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5%。由于近期国内钢铁价格持续上涨,增加了企业增产钢铁产量动能,以及国际铁矿石涨价预期,增加资源储备等因素,11月份港口铁矿石进口量接近3500万吨,创下历史新高,环比增幅提高1.8个百分点。在进口量大幅增长的同时港口存量也达到今年来最高点,11月底全国主要港口铁矿石存量达到4350万吨,较上月增加250万吨,库存量比一个月的进口量还多近1000万吨。据港口反映,近期贸易进口矿有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时下国际铁矿石价格、海运费高涨,钢铁企业成本大增,特别是一些仅靠现货维持生产的小钢厂,已难以为继,面临减产或倒闭,过旺的铁矿石需求有可能适度降温。

   预计今年外贸铁矿石进口将达到3.9亿吨。同比增长13.2%,较去年21.4%增幅明显回落。

  四、港口煤炭发运量增长平稳
  11月份,全国主要港口煤炭发运3918万吨,同比增长12.5%,其中:内贸3417万吨,增长13.3%;外贸501万吨,同比增长6.8%。1-11月累计发运煤炭4.29亿吨,增长15.6%,其中内贸3.8亿吨,增长21%;外贸4866万吨,下降15.1%。
  根据往年惯例,进入11月份冬季煤炭储量增多,煤炭运输出现小高峰,但今年由于北方大风大雾恶劣天气多于往年,船舶进港受阻,以及港口作业效率降低,影响煤炭装船进度,造成压港压船,港口煤炭发运量增加不多,同比增幅较去年下降了5.4个百分点。11月份煤炭发运量的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内贸煤炭增幅在连续三个月下降同时,外贸煤炭首次突破500万吨,并出现了正增长。这是因为近期国际市场煤炭价格高于国内市场,激发了煤炭出口商的积极性。本月秦皇岛港煤炭港存日均612万吨,较上月增加58万吨至10.4%,为历史最高水平。华东、华南沿海主要电厂可用煤炭库存分别为12.5天和14.4天,维持在合理区位。
  今年港口煤炭发运量将达到4.7亿吨,同比增长15.7%,环比增幅加快1.2个百分点。

  (以上数据来自交通部水运司、综合规划司快报)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