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三季度港口基本生产情况评述
转载 2008-06-30 16:52 交通运输部 来源:交通运输部7、8月份,反映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两项主要经济指标;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2%、27.3%和18%、17.5%,。鉴于国民经济增长偏快并向过热发展的影响,国家近期加强了宏观调控力度,三季度港口生产高位调整,各项主要生产指标完成良好,其主要特点归纳如下:
一、货物吞吐量继续较快增长,外贸增速趋缓。
三季度,我国规模以上港口(以下简称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3.4亿吨,同比增长14.7%。其中:外贸4.5亿吨,同比增长11.6%。前三季度累计完成吞吐量39亿吨,增长15.5%,其中:外贸13.4亿吨,同比增长14.3%。
受季节性因素及国内外需求旺盛影响,三季度港口货物吞吐量继续高位运行,但增速逐月递减,7、8、9月份增速分别为16.8%、14.7%、12.8%。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幅度下降较大,从上半年的15.6%下降到本季度的11.6%,下降了4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5、6月份国家二次出台限制部分商品出口政策,企业为了减少税费,提前出货掀起出口高峰潮。而7月后,国家退税政策逐渐显现,外贸货物出口量相应回落,形成了外贸出口前高后低格局。按区域分析:沿海三季度货物吞吐量完成9.9亿吨,同比增长13.9%,增幅较上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内河完成3.5亿吨,同比增长18.5%,增幅较上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内河的增长幅度继续快于沿海,但增幅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内河经过前两年高速增长,上升空间正在缩小。从占总量七成的七大货种来看,煤炭、金属矿石、非金属矿石、钢铁、机械设备仍保持较高增长,石油、矿建材料、粮食增长幅度相对较小。
得益于国民经济对工业原料的旺盛需求,营口港、秦皇岛港、天津港、青岛港、日照港、均有20-30%的高增长。
截止9月底,全国已有上海、宁波-舟山、广州、天津、青岛、秦皇岛、大连、深圳、苏州、日照等十个港口货物吞吐量越过亿吨。
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前十三名
单位:万吨
名 次 |
港 口 |
1-9月 |
同期比% |
9月份 |
同期比% |
1 |
上海 |
36652 |
104.6 |
4030 |
100.9 |
2 |
宁波-舟山 |
35333 |
114 |
4084 |
112.2 |
3 |
广州 |
25219 |
113.8 |
2960 |
110.9 |
4 |
天津 |
24042 |
122.8 |
2667 |
124.1 |
5 |
青岛 |
20003 |
119.6 |
2426 |
121.9 |
6 |
秦皇岛 |
18566 |
126.9 |
2184 |
123.5 |
7 |
大连 |
16253 |
115.8 |
1992 |
100.3 |
8 |
深圳 |
14306 |
111.1 |
1835 |
113.0 |
9 |
苏州 |
13287 |
117.1 |
1563 |
99.1 |
10 |
日照 |
10006 |
120.3 |
1083 |
120.2 |
11 |
营口 |
9815 |
134.2 |
1120 |
136.1 |
12 |
南通 |
9295 |
115.6 |
1100 |
115.8 |
13 |
南京 |
8172 |
113.1 |
910 |
117.7 |
今年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6.5%,超过国家年初提出的全年3%以下的预期调控目标。第四季度国家将加大宏观调度力度,节能减排,防止国民经济从过快转向过热,预计全年货物吞吐量增长将在15%左右。
二、外贸出口旺季,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继续高位运行。
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931万TEU,同比增长19.9%。前三季度累计完成8211万TEU,同比增长22.7%。
三季度是我国传统集装箱货物出口旺季,西方圣诞货物开始出运。据海关统计,7、8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分别增长30.9%、21.6%,9月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TEU。但受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影响,限制或减少部分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本季度增长幅度较上半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为今年来最低季度增幅。
按内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分析,本季度外贸集装箱吞吐量依然占主导地位,占总量近八成。而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幅度却明显高于外贸,内河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幅度高于沿海。
截止9月底,上海、深圳、青岛、宁波-舟山港、广州、天津等六个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已超过500万TEU,其中上海港、深圳港分别以1934万TEU、1493万TEU绝对优势遥遥领先其他港口。广州、宁波、苏州、连云港、营口、南京等港口增长幅度均超过30%以上,增长势头强劲。
第四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将依旧保持较强发展势头,随着圣诞货物运输进入高峰,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继续平稳较快增长。11月份,我国集装箱吞吐量将突破一亿TEU,提前三年实现2010年目标,全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可望继续保持20%的高增长。
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十名
单位:万TEU
名 次 |
港 口 |
1-9月 |
同期比% |
9月份 |
同期比% |
1 |
上海 |
1934 |
121.2 |
225 |
112.3 |
2 |
深圳 |
1494 |
111.1 |
204.3 |
115.0 |
3 |
青岛 |
701 |
124.3 |
81.2 |
117.2 |
4 |
宁波-舟山 |
692 |
135 |
85.1 |
125.1 |
5 |
广州 |
680 |
141.5 |
81.6 |
133.6 |
6 |
天津 |
523 |
120.4 |
62.9 |
119.1 |
7 |
厦门 |
339 |
116.9 |
41.2 |
118.4 |
8 |
大连 |
273 |
116.7 |
34.1 |
115.2 |
9 |
苏州 |
134 |
159.6 |
16.9 |
143.2 |
10 |
连云港 |
132 |
145.1 |
18 |
155.2 |
三、国际铁矿石涨价预期,外贸铁矿石进口量出现反弹
三季度外贸进口铁矿石完成9606万吨,同比增长15.9%。前三季度累计2.9亿吨,同比增长10.9%。
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今年下半年来全国粗钢产量增速呈回落态势,但由于国内钢铁需求旺盛,钢产量仍在高位运行。据中国钢协预测,2007年全国粗钢产量将达到4.8亿吨,比去年增长约14%。由于近期国内铁矿石产量增长缓慢,钢厂对进口铁矿石依存度依然较大,特别是近来国际铁矿石价格涨声再起,钢铁企业加大了进口量。本季度铁矿石进口增幅较上半年增加了10.5个百分点,特别是9月份同比增长已超过20%。尽管本季度铁矿石进口增长幅度较大,但总量还不及前二季度,造成增幅不增量的现象,是由于受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前后对进口量的影响,去年三季度港口铁矿石进口量为全年最低,基数较低所致。今年前三季度铁矿石进口累计增幅10.9%,较去年同期25.5%增幅相差甚远。
新一轮铁矿石价格谈判即将启动,在铁矿石涨价预期声中,国内钢厂加大了铁矿石进口量,但同时受国家宏观调控及国际海运价格高企制约,第四季度铁矿石进口仍将维持一定增长,但不会超过去年增幅。
四、夏季需求旺盛,港口煤炭发运量屡创新高。
三季度港口煤炭发运量完成1.2亿吨,同比增长16.4%,其中:内贸1.1亿吨,同比增长21.7%,外贸1400万吨,下降12.9%。前三季度累计3.5亿吨,同比增长15.5%,其中:内贸3.1亿吨,同比增长22.5%;外贸3942万吨,同比下降17.3%。
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对煤炭需求拉动显著增加,以及今年夏季台风偏少,南方经历了罕见高温天气,社会用电量持续高位运行,本季度国内煤炭发运量继续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长势头,单月港口煤炭发运量屡创新高。煤炭需求大幅增长给煤炭资源、船舶运力,港口装卸等带来一定压力,但由于今年“迎峰度夏”准备工作充分,路港航间协作配合,煤炭运输紧张有序,保障了煤炭有效供给。本季度华东、华南沿海主要电厂煤炭库存天数10-15天,为近几年来最好的库存水平。外贸煤炭出口方面,5月份中日签订煤炭合同,中国对日本的煤炭供应量增加,加上国际煤炭价格高于国内市场价格,本季度煤炭外贸出口止跌回升,同比下降12.9%,较上半年20%的降幅有明显回升。
第四季度国民经济仍将延续高速发展态势,以及即将进入煤炭冬储,港口煤炭发运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全年港口煤炭发运可望达到4.7亿吨,同比增长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