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国内起重机巨头齐聚大连联盟攻关键技术

2010-01-27 09:57 性质:转载 作者:中国工业报 来源:中国工业报
免责声明:港机网(www.port-m.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目前阻碍工程起重机械产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哪些关键共性技术是制约工程起重机械行业发展的瓶颈?在一系列问题的牵引下,1月16~17日,...

    目前阻碍工程起重机械产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哪些关键共性技术是制约工程起重机械行业发展的瓶颈?在一系列问题的牵引下,1月16~17日,“工程起重机械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题研讨会在大连举行。

    会上来自徐工、中联重工、京城重工、柳工、山河智能、福田雷沃、大连重工等工程起重机械行业骨干企业的领导,以及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等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围绕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共享机制、工程起重机械行业创新战略联盟如何构建、目前急需解决的难点和热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讨论。会议成功地为行业梳理出了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以及解决难题的路径和方式。各方还就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起重机械技术创新联盟达成基本共识。

    加快构建技术创新联盟是众望所归

    我国目前正处于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超大型起重机的市场需求十分旺盛。2002年至今,全行业年平均增长率达30%以上,今后十几年国家重大基础项目投资有增无减,新开工的公路、铁路、城市建设、新能源、水利建设项目也不断增加,大规模城镇化建设重大项目的高峰期即将到来。同时,国内工程施工企业还大量承揽国际吊装工程,将大型履带起重机等机械装备作为重点发展的大型、新型施工机械。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面对良好的市场前景,国内企业一定要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合舰队,打造工程起重机械产业核心竞争力。国外一些产业联盟所取得的成绩告诫我们,如果我们不联合起来将永远跟在人家后面跑,突破不了核心技术的制约。尤其是共性技术问题不能很好解决,不仅会导致我国重大重点工程对外国产品的极大依赖,使大量外汇流失,同时也会对国家安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锁云从国家和民族使命的高度提出,积极推进民族产业的进步是徐工责无旁贷的职责。

    李锁云认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与美、日、德等工程机械强国相比,无论在企业的规模、实力,还是品牌影响力上,都存在着较大差距,特别是产品寿命、可靠性以及产品技术和性能上,都需要加强。

    据介绍,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徐工集团已经成为我国工程机械领域产品系列最全、品种最多、最具竞争力和整体优势的大集团,12大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行业第一。全地面起重机已经发展到亚洲最大吨位的500吨全路面起重机。徐工流动式起重机产业规模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四,综合效益居全球第一,汽车起重机位居全球第一。2009年该集团总收入达500亿元,在世界工程机械市场排名第15位。

    徐工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李锁云仍然低调表示,徐工与国外先进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相比还有很大距离。尤其在超大吨位产品的设计制造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亟须通过技术创新予以解决。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理事、工程起重机分会会长苏杰希望在工程起重机械行业内从实体上构建有价值的产业联盟,在价值链上统一起来,找到大家能够共同接受的方式,结合项目积极推进民族产业的发展。大连理工大学技术研究开发院副院长丛明希望工程起重机械联盟的构建应借鉴煤化工联盟、染料化工联盟的建设经验。

上一页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