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4万亿内需投资对工程机械行业影响几何?

2009-12-18 09:27 性质:转载 作者:慧聪工程机械网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免责声明:港机网(www.port-m.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国内企业国际化步伐坚定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加速国际化,与国外企业减薪裁员、收缩战线形成鲜明对比。4万亿投资令国内市场的需求与增长更加确定,有了这一基础支撑,国内企业不惧金融危机,拓展海外市场的底气更加十足。

    2009年上半年,海外市场销量下滑幅度增大,国内企业在用尽浑身解数来增加国内市场销量的同时,国际化的脚步并未放缓。在适时适度的推进国际化进程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找海外并购时机。5月12日,三一重工德国产业园举行奠基仪式,该建设项目总投资达1亿欧元,是迄今中国在欧洲最大规模的投资项目。随后,7月8日,工程机械行业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海外制造厂印度柳工工厂建成并正式营业。2008年9月,金融危机对工程机械行业的影响正当逐步显现并不断加剧之时,市场传来了中联重科5.11亿欧元成功收购CIFA,成为全球最大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

    当前经济形势下,国内企业在海外市场接连不断的大手笔,彰显了工程机械行业企业拓展海外的决心与勇气。这是一个储能蓄势的过程,当金融危机的阴霾散去,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进程必将迈上一个新台阶。但值得注意的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无论是海外抄底还是海外建厂,都需要认真分析其中的风险,将国际化的步伐走得更加稳健。

    融资租赁销售模式大发展

    4万亿投资拉动内需,除了在销量方面为工程机械行业带来利好以外,对整个行业的销售模式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融资租赁在传统的分期销售、按揭业务和经营性租赁的基础上,带来了一种崭新的销售信用模式,不仅可以极大地满足资金缺乏或者流动资金不足的客户的需求,而且扩大了工程机械的销售市场,真正实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然而融资租赁自1981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发展速度一直非常缓慢。直到最近几年,随着国内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和工程机械市场的变化,这一情况才有所好转。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购买力减弱,面对着4万亿扩大内需带来的国内市场需求,企业千方百计扩大销售的途径,以期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融资租赁业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2008年下半年以来,企业对于融资租赁销售模式的开拓脚步忙碌了起来。2008年8月,三一重工与招商银行、招银金融租赁等多家企业开展融资租赁销售合作,三一重工承担通过融资租赁方式销售的工程机械设备的回购业务。2008年10月22日,经国家商务部和税务总局审核,徐工集团正式成为融资租赁试点企业,当年融资租赁规模将达3.5亿元。2008年11月,中联重科在上海宝马展会期间重点推介其融资租赁业务,随后山推、厦工、柳工、山河智能、临工等企业纷纷开展融资租赁业务。

    为顺利实施4万亿投资,我国政府要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增值税改革等相关政策的落实也有力的保障了工程机械行业企业融资租赁的开展。伴随着市场的复苏,工程机械行业的融资租赁更将得到蓬勃的发展。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