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区名片:
新乡市长垣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包含24平方公里的起重工业园区组团和8平方公里的蒲西组团。2012年,该集聚区进驻企业452家,从业人员8万余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5亿元、税收收入8.6亿元。目前该集聚区已形成了以起重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为主导的特色装备制造业集群,先后被授予“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1年度省十强产业集聚区”等称号。
有一年全国两会期间,长垣人真“露脸”,在央视二套晚间的广告里,同时出现了长垣的两个起重机品牌——卫华集团和中原圣起。
曾几何时,长垣的“画像”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还是黄泛区,十年九淹,防洪防汛是全县工作的重点。
而今,长垣让人心生敬意:产业集聚区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在这个占地32平方公里的集聚区内,聚集了起重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企业452家,其所生产的中小吨位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65%以上,是全国唯一的省级起重机械特色工业园区和全国最大的起重设备生产制造基地。
“举起中国”——在长垣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大楼上,四个大字格外醒目。
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
在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方面,长垣做足了文章。
长垣县以前有数千家民营企业,曾经遍布多个乡镇,用地难、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了企业的发展。2003年,长垣起重工业园开建,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成为园区的发展方向,很多人把它当作长垣起重产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集聚引来“金凤凰”。集聚引来大发展。
长垣县产业集聚区通过放大起重机械名城效应,瞄准起重行业世界前十强、装备制造业国内前十强企业,开展产业集群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吸引配套企业落户。如今企业间相互依靠、相互关联,所有起重机配件不出园区都能找到。
目前,长垣在全国各地设有2600多个销售网点,所生产的中小吨位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65%以上,大吨位高端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30%以上。
由此,在国内起重行业,也有着这样的“流行语”——“长垣停产,全国缺货”。
观念转型,技术转型,产业转型
同类企业多了,难免会互相挤压。再加上近几年国内市场饱和、需求减少,起重行业利润急剧下滑,转型迫在眉睫。
在做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常规工作的同时,长垣县还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转型之路。
转在观念上。
针对起重机械企业存在的数量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竞争能力弱等一系列问题,长垣县按照“淘汰一批、整合一批、升级一批”的思路,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化行业整合。
完成卫华集团与河南大方重型机器有限公司、河南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与河南省新乡市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克瑞集团与华隆管业等企业的战略重组,推动同质企业强强联合。引导卫华集团、河南矿山、中原圣起、河南重工等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品牌、技术、人才、资金优势,通过兼并、联合、控股等方式重组,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通过整合,2012年,长垣县产业集聚区起重机整机生产企业由133家减少为105家,70多家中小企业与骨干企业签订了重组协议。
2024-04-18 09:51
2024-04-18 09:51
2024-04-18 09:50
2023-11-21 09:32
2023-11-01 14:51
2023-09-19 10:22
2023-09-14 09:30
2023-08-08 14:26
2023-07-31 09:32
2023-07-31 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