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谈创新驱动战略:质量和效益是立足点
2012-11-13 08:32 性质:转载 作者:中国质量报 来源:中国质量报
免责声明:港机网(www.port-m.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机制创新:造就效益腾飞之翼
“我自豪地告诉大家,特高压技术,我们不仅拥有完全的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这项技术在世界上是唯一的。”当十八大代表、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刘振亚谈起我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我国的特高压技术,在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的同时,也成功地抢占到了标准这一话语权:特高压交流电压成为国际标准电压,还形成特高压国际标准4项。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就设在国家电网公司。
无独有偶。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同样实施以行业标准、专利为核心的创新战略。目前已主持和参与起草的15项国家、行业标准,是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是我国安防企业中参与起草国家行业标准最多的单位。
如果说坚持技术层面自主创新,努力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属于自己的品质特性,是创新战略的核心的话,那么,实施包括标准化战略在内的组合创新模式,最终实现机制创新,则是我国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的“终极武器”。
这样的机制创新,也得到了更多代表的认同。十八大代表、红豆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周海江在新闻中心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要注重打造拥有“自主创新技术”和“自有品牌”的“两自企业”,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经济由大到强的根本转变,走出“被动做大”的误区。
“在加快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注意培育自主品牌。国家要把培育‘两自企业’列入国家战略,应该在观念上大力倡导,在财税出口等相关政策上给予扶持、鼓励和保护,以让更多的中国‘两自企业’在全球崛起。”周海江表示,“品牌升级对中国制造来说,是一场艰巨的挑战,任重而道远。”
“研发投入的收益怎么样,我们去年160亿元的利税,就是研发投入的收益。三一主要是靠研发投入来获得这个收益的。”尝到自主创新“甜头”的梁稳根同样认为,转型升级,这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一场硬仗,加大转型升级力度,主要措施是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
“国家创新体系包含了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国防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其中核心是要建设好技术创新体系。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各个部门的协同创新,要加快培育一大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知名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奠定坚实的基础。”周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