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双港”引 擎作用凸现
2009-10-10 10:32 性质:转载 作者:珠江晚报 来源:珠江晚报
免责声明:港机网(www.port-m.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核心提示:1992年12月,珠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动工兴建珠海机场。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珠海机场于1995年5月30日通航。以全国第一流机场面貌...
核心提示:
1992年12月,珠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动工兴建珠海机场。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珠海机场于1995年5月30日通航。以全国第一流机场面貌诞生的珠海机场,4000米的跑道在当时全国最长,是预先为珠海航展做准备。珠海机场不但为珠海经济特区发展开辟了空中桥梁,更为珠海带来航展这一两年一届的全国盛事。
现如今,珠海又提出“以港立市”的发展思路,大力开发建设高栏港。建设大军齐聚高栏,车水马龙好不热闹,有人形容说“今日的高栏港又重现了往昔特区初创时的热火朝天”。
按照珠三角纲要规划,珠海将发展飞机制造和海洋工程,即所谓空港、海港的“双港经济”。目前,随着广深港高速铁路、港珠澳大桥、广珠轻轨等的建设,珠海已是珠江西岸的交通枢纽。而未来,在政策推动及市场发展下,珠海将成为珠江西岸的经济枢纽。
声音
“现在钱有了,项目有了,关键就要看你们怎么干!”“高栏港前景非常广阔,我明年还要再来看看,高栏港年年要有新变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
珠海以“双港”为引擎推动西部大开发,时机成熟,条件具备。一是珠海“双港”引擎作用已经凸现。二是影响 “双港”作用发挥的交通瓶颈正在突破。三是临港临空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四是珠三角港口群机场群协同发展的态势越来越明显。五是国际国内产业大转移的速度越来越快。六是广东以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为珠海趁势而上创造了条件。
市委书记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甘霖
高栏港经济区要加大保增长、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工作力度,抓紧做好土地平整、供水供电配套和港口码头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条件推动项目早签约、早动工、快建设、快投产,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抓好重大项目及其配套产业的引进,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市委副书记、市长钟世坚
前瞻
珠江西岸向国际航运“开航”
力争经过3至5年的发展港口吞吐量超亿吨
今年7月,珠海高栏港两个五万吨级集装箱码头的第二个泊位通过交工验收,工程质量评定为优良。这标志着两个五万吨级集装箱码头第二个泊位从此具备了靠泊巨轮能力和投入使用条件。
高栏港两个五万吨级集装箱码头总投资18.9亿元人民币,共建4个泊位,占地57万平方米、岸线824米,年设计吞吐能力80万TEU(标准箱)。是珠海港控股集团与和黄三角洲港口继成功合作经营九洲港货柜码头、高栏港件杂货码头后又一大型合作项目,是“十一五”期间广东省的重点建设工程。
2005年6月,高栏港集装箱码头开始动工兴建,经过3年多时间的紧张施工,第一个泊位去年年底试运行。
高栏港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的运行,打开了珠海集装箱运输通向世界之门。该码头的运行标志着珠海港由喂给港向干线港的重大转变,极大地增强了珠海港参与国际航运的竞争力。
“力争经过3至5年的发展,港口吞吐量超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300万标箱”。珠海市市长钟世坚表示,珠海将全力推进高栏港集装箱二期、大型干散货码头、大型油码头以及一批大型产业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珠海港开发建设的若干扶持政策,努力提高通关效率,提升珠海港竞争力。 (大洋)
人物专访
高级工程师季肖赫:
高栏港又迎来好时机
□本报记者 张东明
今年70岁的季肖赫已退休10年,但至今仍活跃在珠海市的港口领域,经常会被邀请参加各种港口规划或建设评审之类的专业会议。作为原珠海市港务局的高级工程师,季老对珠海港口尤其是高栏港的发展历程,可谓是如数家珍。
“那时我们有钱啊”
1988年,上海交大科班出身的季肖赫从内地调到珠海,先在珠海燃料公司桂山岛油库工作。1990年,他被调到九州港务局计划建设科,主要负责基础建设。“当时我经手盖了不少楼,现在九洲港很多办公和宿舍楼都是我们当时建的”。
1993年,季肖赫被派到高栏岛,“刚去的时候,很荒凉,就一个岛一个堤,堤上有个小山包”。市里已明确高栏港要建设深水集装箱码头,而作为拓荒者,季肖赫他们的首要任务是修路、开山、填海和修防波堤。“一下子聚集了几千人的建设大军,场面很壮观啊”。季肖赫回忆说,当时火热的建设场面与今天高栏港的场景有几分相似,大家都干劲十足。“当时我们很有钱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几千人的建设大军日夜奋战,资金保障无疑是最重要的。季肖赫说,那时九洲港每年的利润就有4个多亿,市里就用这些钱来建设高栏港,所以资金相对充足,“有钱了工程进展就很快,挖山填海,说干就干”。
虽是拓荒者,但因有雄厚的资金后盾,季肖赫认为当时的条件并称不上十分艰苦。“宿舍里有电视,有空调,有自己的食堂,吃住还都不错,坐的都是丰田车”。唯一不甚方便的就是交通。“珠海大道没开通前,到高栏要从三乡转到斗门乾务,一趟需要两三个小时。”
迎来首个“黄金发展期”
从1994年开始,岛上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局面慢慢打开,一个两万吨码头也很快开建。“一下子吸引来了华联、美孚等国际大公司,大家都卯足了劲”。季肖赫说,由于不断有公司进驻,珠海港管理区又有了新的收入,就又开始挖山填海造地,形成了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很快,高栏港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全国同行的关注。“当时,连上海、大连等地的港口也都过来参观,学习我们的做法”。于此同时,高栏港的发展也引起了国家高层领导的注意。季肖赫认为,在高栏港的发展史上,1993年到1996年这四年间应该是它的第一个 “黄金发展期”,真能说得上是日新月异。
“港口又迎来好时机”
1996年,季肖赫被调到珠海港管理区工交办,任副主任。虽然从忙碌走向了清闲了,但季肖赫并没有真的闲着,正好乘机整理珠海港口的各种资料。
在退休前的三年里,整理港口资料是季肖赫每天的“必修课”,也是他的最大乐趣。
虽然现已退休,但季肖赫的心一直系着高栏港的发展,希望自己曾经奋斗过的那片土地能很快将蓝图变为现实。季肖赫感慨地说,近几年,高栏港的发展势头非常猛。特别是港区的管理体制理顺后,发展速度更是迅猛,“港口又迎来发展的好时候了”。
见闻
“特区速度”重回高栏港
投资443亿元的中船珠海修造船基地,建成后产能将达每年1000万载重吨,制造30万吨大型油轮、超大型集装箱船等产品。今年3月7日傍晚,高栏港经济区拿到了基地的防波堤工程选址、可行性研究报告、施工设计方案等文件。晚上7时,珠海市港口管理局召集评审专家进行会审。晚上11时,文件以“特区速度”获批复,随即转交给高栏港经济区建设局。
主管建设的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幸福说:“按正常工作程序,这份文件的办结限期为20天,有关方面只用了4个小时。”
高栏港内,处处可见 “特区速度”:中化格力石化仓储码头的竣工验收只用了3天;高栏港集装箱码头联检大楼的施工设计方案的批复只花了6个小时……
历史回眸
珠海机场:
诞生之初全国一流
□本报记者 韩晶元
在珠海人保财险工作的许先生,1991年就来到西区工作,珠海机场1995年通航之始,他就与机场结下不解之缘,十余年来,因工作生活,许先生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两次从珠海机场乘机起飞。
“当时那可是全国一流的机场,4000米的跑道全国最长。”许先生清楚地记得珠海机场正式通航的热闹景象。新建的珠海机场设计打破常规,9万多平方米的候机楼建筑雄伟,落地大窗十分通透。珠海机场旅客航站楼设计如此成功,最终获得1998年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第一名。
4000米的国内最长跑道,是预先为珠海航展做准备。据了解,早在1992年珠海机场破土动工的时候,已经把将来举办国际性的航空航天展的机场跑道、博览会会场展馆等都统筹考虑了。
1996年人保财险邀请英国保险专业人士对珠海机场进行风险评估,外籍保险专家详细查看了机场的设施、设备等因素后,十分满意,认为有些设备先进到在英国的机场都见不到。
珠海机场还吸引了大批人才前来,许先生说,当时全国各地很多机场的骨干都来到珠海机场谋职,很多人连当时十分看重的“档案”都抛在老家,也要来特区发展。
相关新闻
高栏港高速、珠海机场高速
两大高速动工在即
“高栏港高速和珠海机场高速项目已经获得省发改委的批复立项,即将动工。”日前,市委副书记、市长钟世坚在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上透露。
高栏港高速公路全长61.47公里,一期长31.58公里,从黄杨大道至高栏港区,项目主线采用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一期投资估算达34亿元。该高速公路是高栏港对外集疏运交通网络重要的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结束多年来珠海港区无高速公路的历史,并将与周边的西部沿海高速、江珠高速、太澳高速形成高速环网,促进“双港”功能发挥,满足未来广珠铁路货物快速集结和疏散的需要。
珠海机场高速公路起于珠海机场,终于田心村边的黄杨大道上。珠海机场高速初步估算投资48.41亿元,按照100公里/小时、双向4车道全封闭设计,全长31.102公里。珠海机场高速公路预计2011年建成通车。珠海机场高速公路建成后,连接西部沿海高速,中山、江门、粤西地区都可以从粤西沿海高速进入机场高速快速到达珠海机场,中山、江门等地旅客到达珠海机场仅需1个小时。从珠海市区出发的车辆,则可以走珠海大道经机场高速到珠海机场,行程约30分钟。
珠海机场越来越“火”
今年客流量有望突破130万人次
今年1至8月,珠海机场进出港旅客累计达88.1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8.2%,货邮吞吐量达8358吨,同比增长6.4%;出港航班平均客座率达74.9%。按照这样的形势,今年珠海机场客流量将突破130万人次。
珠港机场管理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张李佳蕙对记者说,机场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相连,通常情况下,机场综合增长速度是地方GDP增速的1.1倍左右,今年珠海机场与珠海市GDP的增速比值预计将高于1.2,深入挖掘周边的市场潜力是实现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
上半年,珠海机场客流增量中约1/3来自周边城市客流量的增长。目前珠海机场正在与深圳航空等多个航空公司洽谈,希望能够争取到更多的基地航空公司入驻,这不仅有利于珠海机场开辟更多的航线和航班,还非常有利于区域航空客运市场的重新划分。
机场大事记
●1992年 12月珠海机场动工兴建,于1995年5月30日通航。
●1996年11月5日,第一届航展在珠海开幕。
●2001年 珠海机场客运量63.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14万吨。
●2006年 香港机管局与珠海市政府联合新成立的珠港机场管理有限公司正式介入珠海机场的运营,机场管理公司2006年10月1日起正式托管珠海机场,期限20年。
●2007年 珠海机场的客流量已增加到104万人次,首次实现旅客吞吐量突破百万人次。
●2008年10月26日推出从珠海经北京飞阿姆斯特丹、迪拜和德黑兰,经上海飞名古屋的4条国际中转航线。这是珠海首次将航线拓展到国门以外。
●2009年 3月20日,珠海至韩国首尔包机起航,为珠海机场通航15年以临时口岸方式首次开通的第一条国际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