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从后10位到前5位 开原“开”出经济快车奔百强

2009-10-09 09:38 性质:转载 作者:辽宁日报 来源:辽宁日报
免责声明:港机网(www.port-m.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记者杨忠厚报道今年1至9月,开原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7.85亿元,增长56.7%,总量和增幅均进入全省县域排名前5位,其他主要经济指标...

  记者杨忠厚报道 今年1至9月,开原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7.85亿元,增长56.7%,总量和增幅均进入全省县域排名前5位,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都在50%以上。在较为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开原依旧保持高速发展态势,离2010年冲进全国百强县行列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从2006年开始,在全国县域你追我赶的跑道上,开原排名平均每年上升约80位;在省内,则由长期徘徊在全省44个县(市)后10位,跨越到前10名。

  2008年,开原地区生产总值跻身全省县域第7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攀升到第5位,从绝对量看,这两项指标为165亿元、7.7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7倍、4.4倍。

  开原不沿海也不沿边,区位和资源都没有优势,靠什么发展这么快?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开原也在不断总结和借鉴中,确立了工业强市的发展思路,第一产业曾经雷打不动的“第一”地位开始“让”位给工业。

  开原市委书记魏俊星告诉记者,开原工业强市的思路,就是通过建设工业区,依靠产业集聚来实施和实现。

  2005年10月,开原开始依托中心城区建工业区。这样做,工业区可以直接享用中心城区的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4年节约建设资金20亿元,缩短建设工期两年。开原成功解决了县域既要能发展还要快发展的难题。

  从开原中心城区向西,紧挨着一片蓝白相间的栅栏围起的小区,67栋楼盘镶嵌其间,这就是开原工业区里的五金建材产业园。如今,50栋标准化厂房已被42家外来客商“瓜分”完毕,余下的17栋也将在今年年底前摆满项目。在开原,还有装备、食品和塑料模具等3个专业产业园和一个循环物流基地,它们共同构成了31平方公里的开原工业区。

  9月23日,记者来到开原工业区。在辽宁三洋重工起重机装备有限公司十几米高的生产车间,现场工人正在赶制一台160吨级、也是开原历史上第一台超百吨级起重机。随着三洋、韩国星都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开原起重机小、散、轻格局大为改观。仅一个三洋项目年产值就是20亿元,税金1.5亿元,吸纳就业5000人。开原也成为全国起重机三大制造基地之一,一个产值超百亿的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起重机的春天,就源于开原的工业主导理念。

  2008年,开原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0亿元,对比2005年,3年增长了10.6倍,工业占全市经济比重提高21个百分点,达到51%,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60%,对就业的贡献率达到65%。

  明年6月,南京雨润集团在开原的二期项目就将投产,达产后收入30亿元以上。像雨润集团这样看好开原的域外投资者还有很多,外来投资项目已成为开原县域发展的主力军。

  工业区建设伊始,开原就视招商引资为“生命线”,以破釜沉舟之势抓招商,上大项目,工业区也成为带动开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目前,开原累计引进域外资金260亿元,31个超5亿元和119个超亿元项目落户工业区,80%以上已经投产。项目全部摆满后,工业区产值将超过2000亿元,税金超过100亿元,吸纳就业超过10万人。

  发展县域经济要有大动作

  评论员

  今天,发表了《开原“开”出经济快车奔百强》的报道,作为“聚焦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系列报道”的开篇,我们将一起感受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学习并掌握各地的成功经验,这对全省各地发展县域经济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辽西北县域经济的发展,最能说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给我省经济带来的深刻变化。位居这一地区的开原市,曾长期徘徊在全省44个县(市)后10位。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开原市确立了工业强市的发展思路,突出工业园区建设,到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跻身全省县域第7位;今年前9个月,进入全省县域排名前5位,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超常规建设、跨越式发展之路,成为全省发展县域经济的一面旗帜。

  今年年初以来,我省县域经济异军突起,表现抢眼,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增速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地、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咬住目标不放松,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从而使县域经济走在了全省保增长的前列,为全省保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各地因地制宜,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并加以发扬。

  全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实践充分证明,省委、省政府抓县域经济的决策、方法和途径是完全正确的,完全符合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因此,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应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思路和部署上来,以更高昂的斗志、扎实的作风、有力的举措,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省委、省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都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进一步认清发展县域经济的重大意义,认清我们肩负的重大责任,下决心把县域经济搞上去,造福全省人民。继续推动全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确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为实现县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打下基础。

  发展县域经济要有大的动作、大的作为。各地应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以促进全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要切实把县域经济摆上重要日程,进一步明确目标和责任,严格目标管理和绩效考评。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要树立雄心壮志,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拼搏,扎实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要通过强有力的措施,抓工业产业集群,推进县域工业化;抓农产品上规模和深加工,推进农业产业化;抓县城建设,推进县域城镇化。用我们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辛勤的汗水,努力开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我们正面临着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县域经济正是大干快上的良好时机。我们一定要下定决心,甩开膀子,咬住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县域经济发展目标不放松,用我们艰苦的努力,创造辽宁县域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