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吊忙碌作业 阳江港今年开建10个泊位
转载 2013-02-28 09:06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在阳江港公共码头,龙门吊正在卸货。
高新区掀开“码头建设年”序幕,加快临港大工业体系建设
1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来阳江问民生,话发展,指方向。关切之深,寄望之厚,催人奋进,令人难忘。在胡春华的关怀和勉励下,企业厂矿社区,干劲高涨;漠阳大地,捷报频传。连日来,本报记者兵分多路,对胡春华考察过的地方进行回访,感受当地群众的振奋之情,传递漠阳大地跨越发展的铿锵之声。
昨日一大早,阳江港就繁忙起来:一字排开的龙门吊正紧张有序地装卸,重型卡车往来穿梭不息,煤矿、镍矿堆积如小山。距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到阳江港考察调研30多天,这一个多月来,阳江高新区、阳江港上上下下干劲十足,掀开了“码头建设年”的序幕。
“胡书记先考察了嘉吉粮油公司的码头,后眺望了阳江港的全貌,在这里大概停留了20分钟。”回忆起胡春华的到访,港口工业园办公室副主任曾永忠仍历历在目。由于没有近距离靠近,无法听清胡书记的讲话,曾永忠和同事们后来还专门翻看了报纸。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贤亮告诉记者,胡书记希望阳江港充分发挥临海优势,抓好临港产业建设,这一指示给了他们极大的鼓舞。
阳江港于上世纪80年代末建港,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规划建设40个码头泊位,目前已建成1万至10万吨码头泊位10个,去年吞吐量达1605万吨。陈贤亮介绍,高新区定位今年为“码头建设年”,将着力推进已具备动工条件的10个泊位,即J1—J6号、4号、13号、14号、18号泊位尽快动工建设。除此之外,今年还将筹建5个泊位。这15个泊位都是3万至10万吨级的。
“过去20多年,阳江港陆续建成了10个泊位,今年一年我们就将开建10个泊位,这不难看出阳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潜力。”陈贤亮告诉记者,“十二五”期末,阳江港的吞吐能力将力争达到5000万吨,比目前翻两倍以上。
依靠“码头建设年”的大好时机,高新区今年还将想方设法招引一批投资额大、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好的大项目,加快临港大工业体系的建设。陈贤亮介绍,阳江港后方腹地广阔,规划40平方公里为港口工业区,接下来他们将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并依托嘉吉粮油公司,着力打造食品药品加工基地;依托广青、世纪青山,着力延伸不锈钢产业链。此外,还要重点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临港物流和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强区,为经济发展引擎提供强动力。
截至2012年底,高新区共引进项目152个,其中已建成投产项目52个,2012年工业总产值152亿元,同比增长51.5%。目前,还有山河智能集团游艇生产、中集集团大型海洋工程装备、粤电集团热电冷联供等重大项目正在推进之中,预计到“十二五”期末,高新区工业总产值将达500亿元。